要讲清易武茶山,要先讲清楚六大茶山。按照《本草纲目拾遗》、《滇海虞衡志》等书所记,六大茶山是:攸乐(基诺山)、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易武)。
据传说六大茶山种茶还与诸葛亮有关。
《普洱府志·古迹》记:“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固以名其山。”诸葛亮到夺冠六大茶山并留下茶种的说法,当然只能是传说,但六大茶山已有上千年的种茶史是不争的事实。
六大茶山之名到后来发生了变化,在阮福的《普洱茶记》中又出现了六大茶山的另一说法:倚邦、架布、嶍崆、蛮专、革登、易武。两者相对不难发现原来的攸乐、莽枝、慢撒没有了,换成了架布、嶍崆、易武。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最主要原因应该是六大茶山的分布与结构造成的。
六大茶山是一版相互连接的茶区,这一带山峦起伏,有无数的山峰、山梁、山包,在很多山包上、山梁上、山峰上都有茶园,六大茶山的名称只是选取了这大片茶区的六个有代表性的茶山来称呼、来涵盖周围的一版茶区。例如倚邦茶区就包含了倚邦、曼松、曼拱、嶍崆、架布、麻栗树等自然村和茶山,面积达360平方公里。
蛮专茶区包含了蛮专(曼庄)、曼林、嶍崆、八总寨等茶区。由于具体的茶山、茶园太多,加之茶区内民族冲突、械斗时有发生,各茶山的地位、产量、名气也会有所变化,加之过去交通不便很多写书的人并没有到过六大茶山,所记录的也常常是听闻,因此六大茶山具体名称发生变化也是很正常的。
在六大茶山的名称演变中,易武取代慢撒很正常,因为易武是易武土司所在地,辖区包含了慢撒茶区。尤其是现在慢撒茶区的老茶树被挖掉种粮的很多,产量大量减少。架布、嶍崆取代攸乐、莽枝则不合理,因为架布、嶍崆属于倚邦茶区,列有倚邦就不该再列架布、嶍崆,攸乐、莽枝是重要茶区不该取消。
按现在的行政区划,攸乐山属于景洪市基诺乡。易武山(含慢撒)属勐腊县武乡。蛮专、倚邦、革登、莽枝属象明乡。但在自然分布上六大茶山是基本相连的,处在同一区域。古代这大片茶区还包括清末割给法国的勐乌、乌德。现在老挝北部靠近易武山的地方仍有古茶园。
从各茶山的实际茶园分布看,叫六大茶区更为准确。
由于历史原因莽枝、革登古茶园荒芜、毁坏较为严重,产量已经很少,本文暂不作介绍。
易武位于勐腊县城北方,距勐腊县城110公里。进易武的汽车路从勐醒分岔,已铺成柏油路,勐醒至易武32公里。易武年平均气温17.2度,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