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章为王 易武为后 薄荷塘当之无愧为后
薄荷塘坐落在易武茶区, 山路崎岖惊险 比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区还要险 都是瑶族茶农兄弟自己砍伐挖掘出来的小路 严格来说不能算路 没有交通工具可以上的去 除非直升机 呵呵 只能靠步行一步一步走 在山脚下步行2个小时才能到达薄
荷塘茶区 生态坏境非常原始 到处都是参天大树 名贵木材 大自然也很奇妙 茶区附近还有一条山泉 源源不断抚育着这片茶区的植物。
薄荷塘的茶区不大 树龄极老 只是参差不齐 东一棵西一棵大部分都是5-8米老树 其中有棵最大的我们经过测量已经超过12米高 这是我在易武茶区见过最高的最大的古茶树。鲜叶采摘异常艰难, 且数量稀少。 根据我们对春茶鲜叶和老茶树摘取数量
的判断 做成晒青毛茶应该不会超过200公斤, 现在瑶族兄弟也在大范围栽培, 过多几年应该数量会多很多。 像现在市场上面一卖就是几十件 那是不可能的。2013年早春总共采了做成毛茶也不过区区30多公斤。
从现在的薄荷塘茶园出发,沿着一条古茶马古道遗迹的石板小路前行,一路风光优美,树林成峦叠嶂,林涧小径中,溪水淙流,虫鸣鸟叫不绝于耳, 更有沿途中一处石崖峭壁上绿玉葱葱,高大树木直立于云霄之上的感觉。
我不禁幻想,如果这石崖上有茶树的话,那岂不是云南普洱茶林之中的天下第一,茶圣陆羽有云:茶者,生烂石为上者,如此大自然俊秀之地,如此生态环境之地,前人留下甘露上品,后者应当后来居上,在如此绝美之地载上茶树,十年不行,用
二十等待,二十年不行,用三十年等待,甚至百年等待,留下一片茶地造福天下爱茶之人,今日我们不就是在享受着前人的恩惠么?
再往前行时来到一处平地,一眼看去,绝非自然天成,明显能看出此处原为居住地,平台旁有一条小水箐沟,居住环境优雅,在平台后左侧有一处缓坡地最适合种茶,现还有一棵树径和薄荷塘茶园到古树茶树径相当.
所以这一带很久以前一定是一个很大的茶园种植地,这片茶地现存4棵大的茶树,听老人介绍,薄荷塘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来深山中种植草果发现了这片茶园,名字由来是这里有一片自然留存的薄荷,故名薄荷塘。
老人说当时有许许多多茶树都在原始杂树丛中,那时没人要茶叶 ,所以就砍了很多大茶树去盖窝棚,真的是太可惜了,但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面对任何事物都能像茶一样,古树被周边大树砸死了,被山火烧过了,都不能阻挡它顽强的生长的渴
望薄荷塘这片值得详细解读的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古茶园。
薄荷塘古树茶,干茶墨绿长梗 肥大 厚实 一入口第一个感觉是醇润 非常细致 水路细腻 香甜 汤感绵厚 内劲野性十足 苦涩是极微 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
整个薄荷塘的古树料,头春下来两百来斤,有缘人才能得以分享,以前以为刮风寨茶王树和弯弓已经是易武最顶级的了,但只有喝过薄荷塘以后,才知道薄荷塘更能代表易武茶。
薄荷塘的淳,细腻,口感清新,优雅,香甜滑润,苦涩几乎忽略不带,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
-----------------------------------------
www.puertea8.com 普洱茶爱好者交流乐园
欢迎大家转发和分享,让更多朋友了解普洱茶,谢谢!
微信公众号:puertea8
关注普洱茶吧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