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易武镇只有35公里,我们却开了近4个小时的车,因为路实在是太坎坷太烂了!
只有乡政府到麻黑寨这10来公里的一段路相对好走,剩下的全是土石路,四驱的越野行驶在这段路上就像用簸箕筛东西,颠簸相当厉害一刻也没有坐稳过!
车过之处尘土飞扬,这段路,轿车是根本进不来的,即便驾驶越野或皮卡车也需要足够的经验、技巧以及胆量才能通过。现在的山路是2001年才修通的,以前只有摩托车才可以进来。如果到了雨季,路就基本属于封闭状态了。
我们的车开过一座小石头桥,就快进寨子了。刮风寨村居住着175户800多名瑶族群众和很少部分的苗族。
去过刮风寨的茶人,基本都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征服,刮风寨和老挝的丰沙里接壤,靠近14号界碑,距离我们收制茶的初制所大概3-4公里左右,步行40分钟可到达。
寨子里每户人家晒台上都搁置着晾晒毛茶的竹篾簸箕,等到有人来收购时,便将存放在家中、事先做好的晒青毛茶拿出销售。最可爱的是寨子里到处转悠的猪,那悠哉的神情,健美匀称的体型,让我们不住的咽口水,老乡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南土猪代表“冬瓜猪”!
刮风寨古树分布在约5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中,由于被其他杂木遮挡,受到的日照少,属于阳光漫射,这样的茶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茶树生长分散。其中大部份没有矮化,都是在国有林中间。
村子里每3-4户茶农家占据一片古树茶,主要集中在白沙河、茶坪、茶王树、冷水河和黑水梁子等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刮风寨的茶树创造了最适宜生长的条件,这里生长的茶树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
基于这些客观的条件因素,刮风寨片区的生态环境圈是独一无二的。刮风寨地下的矿产丰富,河里的水质清撤甘甜,一位资深茶友考察过后说道,这里的水质可以和法国的“依云”矿泉水相媲美。
刮风寨边没有茶树,最近的古茶林距离人居住的地方有25公里之远,而且交通极为不便,采摘困难,人为的破坏很小。
相比之下,我们前几天去的老班章,古茶园开车15分钟就到了,距离村子大概3公里左右的距离,因为路程短交通便利,随着茶价格的水涨船高,很容易采摘过度。
所以说刮风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决定了刮风寨古树茶与生俱来的自然之味。
刮风寨2001年之前未通公路,交通极其不便,经济相当落后。长久以来,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因其远离现代社会,处于较为原始的生活状态,是以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植被极为丰茂,茶树与众多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共享共生,所产的茶叶有一种原始的山野韵味,茶质超乎想象。 但是也因为闭塞,做茶的工艺也是相当落后,茶叶从最初的鲜叶采摘到最终的压制成饼,好的原料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制作工艺,更会让锦上添花。
我们在寨中的时候看到很多茶农制茶非常粗糙,茶农一般天亮进山采茶,一天采摘归来太阳就快落山了,回到家里必须迅速摊晾萎凋。忙碌一天很饿就要做饭,生火做饭,吃完后刷完锅,茶叶也差不多萎凋够时间了,然后就着火塘的火和刷完的锅开始炒茶叶。无论多少,一直用一个锅炒,也不洗锅。这样做出的茶会有火烟味和饭菜的杂味,一般是杀青一锅要清洗一遍锅,再炒。但是茶农一天也很累啦,为了快点完成一天的工作,就一个锅杀到底。这就导致了茶叶容易糊边、成品出来后冲泡时汤色不干净,会有杂质,汤中带黑点。
无需我多讲,看图说话。小树茶和古树茶一目了然,杀青工艺的优与劣也是非常明显!
之前在易武镇上拜会了一些老字号的制茶名师,向他们请教了制作好茶的方法与技巧。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驻扎在刮风寨,白天收鲜叶,晚上杀青!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从萎凋时间,到火温控制,必须是杀青一锅茶就清洗一次锅,然后到杀青时间的控制,最后再到揉茶的手法和次数,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做到最好。
因为收茶不易,采茶更不易。那么辛苦从原始森林中背出的茶叶,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辜负它,尽自己所能呈现出它最美好的状态!
俗话说:“外行喝回甘,内行喝山韵。”易武茶向来以香扬水柔见长,而刮风寨则更具阴柔之美。
茶汤入口带着强烈的山野气息,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粗犷与博大;入口时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略有但化得快。
超好得茶汤延续性和绵长得喉韵,犹如打太极,喝过方知“易武为后”绝不是妄言。
品尝自己制作的刮风寨古茶,典型的易武采摘手法,一芽三叶留长梗,晒后颜色灰亮中透着墨绿色光泽,茶汤口感饱满,柔和,回甘快,喉韵深,清凉回甘的感觉较为明显,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舌面生津迅速,非常耐泡。
对比易武其它寨子的特点是:叶底黑、长、粗、厚,汤色清亮透明,滋味香甜韵足!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