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7542一直是大益茶友关注的重点,厂里每年也是作为标杆产品大量产出。近几年每年都只出一批,早些年厂里每年都会出好多批次。例如05年厂里就出了8批,06、08年出了10几批。07、09、10、11、12年也都出了小几批。作为大益粉的我基本上每年都有收7542,有的片集,有的提入,还有的......各位茶友懂的。当然13-15年改版后号称2代工艺的7542我没入。
为什么茶友们对7542这么钟情,专一呢?这个就得从几个关键词说起,例如“88青”“97水蓝印”等。勐海茶厂1988至1992年之间生产的7542,由于茶品良好,仓储得当,再经过20多年的转化,茶变的非常优秀,好喝,被老茶人们亲切的称谓“88青”。还有1996—1998年勐海茶厂生产的7542,所用包装纸非常薄,纸质偏白,中间的茶字颜色特殊,老茶人们称为“水蓝印”青饼,由于品质同样优秀,被老茶人们认为是88青饼的“接班茶”。若干年后勐海茶厂还出过一些7542让茶人难以忘记并赋予美称,例如:“01简云体”“501白布条”等等
今天我喝的这款是2016年大益勐海茶厂的7542,这个茶从16年头上市我入手存储至今也有1年半了。这个茶版面是15年过后的又一次改版,版面设计的非常漂亮,内包装在以前的经典包装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蓝底基调,不免让人联想到了水蓝印,版面上还印有中华老字号的标识,听说配方上还有一定的优化。
一:品饮环境介绍
时间、地点:初秋的武汉,晚上
水源:武汉市政自来水,并用很好的过滤器过滤。
冲泡茶器:180ML白瓷盖碗,青花瓷品茗杯。
冲泡水温:沸腾
投茶量:10克
茶品状态:武汉家庭干仓
二:品饮过程
初闻干茶:
1:浓郁的花果香,透过包装纸都能明显感受到,细闻还有极其轻微的烟味和少许的青味。
2:饼面嫩芽较多,条索齐整。
3:压制较为松散,茶很轻易就可以翘散,有散边现象。
4:从生产日期判断,拼有老料
第1-3泡:茶汤为青黄色,而后逐步像金黄色过度。茶汤通透,干净。茶入口清甜,有微苦底,涩感在第2-3泡比较重,感觉明显。涩感可以很迅速化开,但不彻底,生津迅速,但是不是非常强烈,生津感主要体现在上颚前半段和舌面前半段。香气方面花果香比较高扬,还有淡淡的蜜香夹杂在其中。新茶的青味有,但是不重,或许是经过一年半转化有所改善。
第4-6泡:茶汤保持在金黄色没有继续加深,茶汤厚度有所增加,粘稠感较之前所提升,相对新茶而言茶汤不算清寡。茶汤甜度方面有大幅度提升,苦感稍有增加,但是仍然不重。涩感没有继续大幅加重,逐步由之前的上颚,舌面等部位蔓延至两颊,这个时候都可以很快化开,生津力度有所加强。香气方面有所减弱,回甘,回甜,喉韵方面都表现良好,水路方面适中,嘴里比较鲜爽。
第7-9泡:第7泡水味明显,汤色没有大幅下降,茶汤厚度有所下降。苦感基本消失,涩感还有少许。这个时候满嘴香甜,感觉非常好。
品饮总结:
1:香气高扬,丰富。
2:涩感特别强烈,生津迅速,持久。
3:茶汤厚度适中
4:茶汤甜度高
5:留存度非常高
从整个品饮体会而言:这个茶应该传统的工艺。从口感上判断这个茶并不打口,茶汤除了有些涩口外,基本不苦,从头到尾都是香甜感。茶料方面个人感觉好像没有多少布朗料。这个茶留存度非常好,从喝完茶到完成茶评,嘴里一直有生津感,香甜感。另外从武汉的仓储来看,转化的非常好,这款茶值得期待。
笔者简介:
宏泉,湖北武汉人。普洱茶界一名年轻的小白,大武汉喜好喝茶的糙汉子一枚。2012年接触普洱茶,后以普洱茶为每日主要饮品。最先以私房古树纯料茶入门,后陆续接触各品牌普洱茶。 宏泉喝茶几大要素:不追捧大厂茶,不排斥小厂茶,不迷恋古树纯料茶,不贬低台地茶。茶必须干净卫生,仓储必须良好。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