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陈师道为《茶经》序道:“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设计成套茶具专门用于饮茶,是陆羽的首创。
《茶经》云: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
按:有钱银就是讲究!
包括生火、煮茶、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八大方面,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
风炉灰承筥炭檛火䇲鍑
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
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䇲 鹾簋揭熟盂碗畚纸帊札
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
亲们得说了,这不二十五么,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对,此处确实列了二十五种(加上附属器四种共有二十九种),茶经中有“以则置合中”,或许是陆羽自己将罗合与则计为一器,则是二十四器了。
咳咳,这事不怪我。。。
唐代末茶完整的煮饮程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花→分茶入碗→趁热饮茶。
按:古人饮个茶贼拉费劲!
风炉灰承就不啰嗦了,望文生义即可。

筥和炭檛(书上是木过字,奈何打不出来呀)火䇲是唐人煮茶烧炭时的辅助器具。筥: 是用来装木炭的竹编或藤编篓子。
炭(木过): 是把木炭敲碎的一种器具。
火䇲: 烧火时用来夹炭块或拨火之用。
鍑: 或作釜,或作鬴,就是茶锅。

交床: 用十字交叉的木架,将搁板的中间 挖空,用来放置茶锅。
夹: 以小青竹为之,用来夹着茶饼烤炙。唐代只要喝茶都会炙茶,宋之后随着散茶代替饼茶,炙烤的做法也慢慢消失了。
纸囊 : 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拂末: 碾碎茶饼的用具,拂末,拂扫归拢茶末的用具。


罗合则: 用茶罗筛好茶末,放在盒中盖好存放,把量具则放在盒中。则,计量茶末多少的依据,故名则。


水方: 贮水用具。
漉水囊: 用来滤水去虫的器具。其实还有绿油囊,用绿色涂有油的绢子做成的一种可防水的袋子,用来置漉水囊。
瓢: 舀水用具。
竹䇲: 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鹾(cuó)簋(guǐ):盛盐的容器。鹾,味浓的盐。簋,古代椭圆形盛物用的器具。
揭:竹片做的取盐用具。
按:唐人竟然茶里放盐!
熟盂: 用来盛贮开水,或瓷制,或陶制,容量二升。
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育华”。
碗不解释。
畚(běn): 草笼,用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碗器具。
纸帊(pà):茶碗的纸套子。
札: 将棕榈皮分拆搓捻成线,用茱萸木夹住捆紧而成,或者截一段竹子像笔管一样绑束而成,形状像支大毛笔,清洁工具。
涤方: 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 用来盛放各种渣滓。
巾: 用粗绸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各种茶具。
具列: 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 以悉设诸器而名之。
喘口气,喝口茶!
崔道融有诗云:
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起炉烟。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