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驼道,瞻前顾后走戈壁
晋商把茶叶运到张家口或杀虎口后,整合货物和驼队,便开往蒙古和俄罗斯。开始了中俄茶叶之路中最艰难的一段,他们牵着驼队从刺勒山、阴山脚下南麓的归化城(呼和浩特市)出发,翻越阴山山脉到可可以力更(武川县)、四子王旗、赛汉塔拉、赛乌素,最后走到草原边陲小城二连浩特,再从二连浩特穿越草原和戈壁沙漠到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从西口(杀虎口)出塞,我们沿着长城的烽燧一路向大漠深处前进。从杀虎口出关到内蒙古首府呼和特市,仅仅100多公里却像走进一个文化长廊:这里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鲜卑拓跋氏的龙兴之地和旅蒙商家互市所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和融合。你或者会对呼和浩特这个塞外边陲重镇的2,300年历史感到疑惑,它那独特历史文化气质的根源在哪里?透过中俄茶叶之路这条古商道就可以寻找到答案。
生活在蒙古、俄罗斯远东的百姓,除了生产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其它的生活日用品都要靠“旅蒙商”运来。货物从关内运来,再由归化城的商号运到蒙古及俄罗斯等地。几万峰骆驼驮运着货物从归化城浩浩荡荡出发,成为史上最为壮观的运输驼队。当时在呼和浩特从事旅蒙商贸易人数就有几十万人之多。中国的茶叶就是由这些驼队运往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周边地区。这一带对中国的茶叶需求量超过其他地区,仅砖茶一项,一般年份的销售量也在几十万箱左右。茶叶之路史料是这样记载的,“茶路的繁荣促进了归化城(现在呼和浩特)的发展,归化城的迅速崛起又带动了周边的村镇。由于归化城处于一条国际商路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说起来令人遗憾,如果你向当今年轻的呼和浩特人打听中俄茶叶之路,很少人知道这里曾经是著名的茶叶之路重镇。如今在呼和浩特市,与茶叶相关的遗迹很少,以前旅蒙商的茶店、客栈随着政府西部大开发进程都拆得一乾二净。
当晋商把茶叶卖给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商后,中国段的中俄茶叶之路算是全部走完。但这些茶叶尚未完成它的旅途,而是在俄罗斯境内开展它另外一趟万里之行。俄国茶商在夏季坐船溯河北上,抵贝加尔湖后沿安加拉河西行,辗转往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再转往托波尔河,到达乌拉尔山脉之伊尔毕特。冬季时利用雪橇经叶卡捷琳堡抵莫斯科,之后再前往圣彼得堡,全程接近12,000公里。
在1905年以前,俄国运送茶叶的方法,跟中国差不多,都是靠畜力。当西伯利亚铁路全线开通后,俄商先是在中国湘鄂两省收购茶叶,然后在武汉通过长江运送到上海,再通过海运转送到天津港或直达俄罗斯的远东第一港口海参崴(海参崴),从那里直接透过西伯利亚铁路把茶叶运送到俄罗斯全国各地市场。
莫斯科,曾经的茶叶集散地
古代的俄罗斯,统治者都在权力所在地建立城堡。再在城堡四周筑城池;城堡选址在河边或湖畔山丘上,城堡后方有山作屏障,城前有水护卫,城堡四周有高墙及塔楼,塔楼设射击位置以防敌人来犯。城堡外面为市集,小商贩及手工艺匠云集,人群接踵往来,市面继而繁盛起来,因此市集及房舍便连成一片,成为新城市的中心,这样的城堡称为“克里姆林”,当年中国茶叶运抵莫斯科后亦以克里姆林外市集为集散地,历数百年后至今代表城市中心的位置仍不变,红场入口处地上“0公里”地标表示这是国家中心点。莫斯科市内西式餐饮林立,但仍不乏喜欢红茶者,如要享受真正中国茶则需前往位于马雅可夫斯基广场“北京饭店”,这家饭店于苏联年代已经营业,至今已逾20年。
更多关于普洱茶文化资讯请访问普洱茶吧网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