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财普洱茶

陈财普洱茶

首页 招商 “茶王制造专家”李宗垣:一生事茶,其乐无穷

“茶王制造专家”李宗垣:一生事茶,其乐无穷

  人物名片  李宗垣,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全国
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

  人物名片

 
  李宗垣,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全国
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副组长、高级评茶师、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
 
  李宗垣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他从1993年开始,就参加安溪县举办的各种茶事活动,特别是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在他手上诞生了数十位茶王,带出一大批评茶专家。
 
  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在李宗垣看来,茶叶的品评要随社会进步而发展,要结合市场,甚至要能够指导生产,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本报讯1963年福安农专毕业迄今,李宗垣与茶结缘50余年。半个世纪中,从不识茶到学茶制茶,从知茶懂茶到品茶评茶,从写茶总结经验到开拓茶市,执掌安溪县茶叶公司多年的李宗垣,研究铁观音茶树种植,担任铁观音赛事评审,深耕茶业市场一线,亲历铁观音市场发展变化,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回忆着自己与茶结缘的日子,李宗垣感慨:“一生与茶做伴,其乐无穷。”
 
  说茶缘
 
  一生与茶做伴
 
  1942年,李宗垣出生于安溪县凤城镇。虽说是“城里人”,但那时候茶少价高,小时候的李宗垣常常“喝不上茶”,更不知道茶这种植物长什么样。1959年初中毕业后,李宗垣考入福安农校,被安排进入茶叶专业就读,从此,他与茶结缘,一生相伴。
 
  当时的茶叶专业在福安农校里是重点专业,学校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开设茶园开垦、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制作、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实践课程。经过三年中专的学习,以及之后两年继续在校大专深造,1963年,李宗垣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溪茶叶公司,先后在下属的西坪、大坪、虎邱等茶叶站工作,负责向农户收购茶叶。
 
  “我一到岗位,就接到自上级下达的‘命令’——提高茶叶产量,达到全县五万担的指标。”李宗垣说,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计划经济时代,茶园国有,由国家统一收购,收购价格也极低,因此茶农积极性很低,安溪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区,全县茶叶产量也只有三万多担。
 
  基于这样的现实,李宗垣思索良久,最后提出:“当务之急,唯有科学种植、管理、采摘,通过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叶总产量。”这在以规模为纲的粗放经济时代,无疑是更为先进的“思维”。
 
  为完成全县五万担的工作指标,李宗垣开始和同事到安溪各个乡镇,到茶农家中,传授他在农校学到的茶园管理与种植技术。
 
  期间,李宗垣同事杨浩湘提出了平面采摘茶叶的设想,就是把茶叶定高并进行水平采摘,扩大茶树光合作用面积,提高茶叶产量。李宗垣知道这种新方法后,极为兴奋。他同杨浩湘整天耗在茶园做采摘实验。“最疯狂的时候,我宿在农家,连续‘掐’了一个星期的茶叶。”在他们的努力下,同美农场的茶叶平面采摘实验大获成功,县里很快组织各乡镇参观、学习、推广,茶园单位产量大幅提高。
 
  提高茶叶产量是李宗垣一生事茶的开始,如今他已73高龄,仍亲手做摇青茶叶“走水”实验,他说:“我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在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多做有益铁观音的事。”
 
  谈经历
 
  边做边学边研究
 
  从1963年毕业分配,到1981年被上调到县茶叶公司总部,李宗垣扎根基层长达18年。“这段时间于我而言,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也加深了我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李宗垣说,做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难,光看光有理论是没有用的,“要亲自动手去做,边做边学边研究,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更好掌握。”
 
  李宗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西坪时,他常怀揣笔记本到农田学茶园管理和剪茶,离开的时候,笔记装满一箱;在大坪乡,他天天晚上到农户家里,盯着专业队制茶能手学细枝末节的技术;在虎邱,他仍觉得“未看透”,除了天天跟茶农一起做茶,还跟石山村老茶农一起,反反复复做实验,一遍遍上称,计算各环节茶青失水率,摇青、出水转数……
 
  “基层其实有着最丰沃的学习土壤。在基层茶叶站收购茶叶的那些年,我向很多同事、前辈、茶农们学习,亦师亦友,共同研究了很多制茶技术。”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李宗垣在制茶、品茶和审评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1981年离开基层茶站后,他决定写书,这时候,在农村吸收到的安溪铁观音茶园管理经验、制茶技术,成为他写作源源不断的“文思”,先后于1983年编著了《安溪乌龙茶初制技术》,1990年参与编著《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2006年编著《安溪铁观音制茶与品评》,成为茶农们实用的工具书。
 
  多年的茶叶理论和实践的积累,李宗垣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专家。各种大型茶王赛邀请他担任评茶师,在他的品评下,诞生了一个个茶王,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2002年,他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成为首批通过考试的4名高级评茶师之一,堪称“铁观音第一茶师”。
 
  论传统
 
  “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
 
  这几年,安溪茶界回归传统的呼声,在全县上下响彻一片,那么何谓传统,何谓革新?
 
  在李宗垣看来,传统与革新是一对矛盾体,但常常相互转化。“过去的传统,置于今天或是革新,今日的革新在明天又成为传统。”
 
  他举例说,安溪在解放前直至80年代,其实是采用轻发酵工艺制茶;80年代之后,为适应出口长久储藏、运输的需要,茶叶发酵越来越充分,带动了重发酵浓香型铁观音的流行;1993年,台湾茶回到家乡,带回了本源于安溪的轻发酵工艺,各乡镇又开始流行清香型茶叶,当时采用该工艺的祥华乡“勇青红”,令人回味至今;2000年之后,空调制茶盛行,具备“鲜”“香”轻发酵特点的清香型铁观音成为市场主流。“所以,现在我们呼吁的传统,其实是80年代的革新。”
 
  正因为传统与革新矛盾统一,所以在李宗垣看来,没必要纠结于传统铁观音与清香型铁观音哪种更“正味”更好,他说:“茶叶终究是一种饮料,关键看市场需求,有市场才能经久不衰。”
 
  时下,浓香型铁观音受消费者喜爱,“回归传统”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但在李宗垣看来,“回归传统”并非简单的工艺回归,安溪铁观音提纯复壮、恢复生态,是安溪茶叶回归传统的基础与前提。“时光流逝,铁观音的植株、安溪的生态,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长久以往会影响安溪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所以要保护优质种质资源,将现有的正宗红心铁观音茶树进行摸底,对老茶树进行挂牌编号保护,对红心茶苗穗进行压条和扦插;鼓励引导茶农回归老品种、老土壤、老茶树、老技术,回归自然。”
 
  “‘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说,安溪产茶地域广阔,不同山头、地域,有不同气候、土壤、生态,会产生铁观音不同的植株特点,各个地域茶农制茶方式也不尽相同,最后形成的茶叶香气、韵味往往带有神秘的差异,形成独特的山头香。“此种特点下,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表示,各乡镇地区、山头,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制茶。
 
来源:互联网 更多好文请关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茶中网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chazhong.cn/46590.html
陈财制茶

陈财制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茶中网

水不言,一切尽在茶中。关于普洱茶收藏,品鉴,保存等知识,请加个人微号:435121 交流学习。如需了解茅台酒最新价格:酒魁网 www.jiukui.c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 0879 933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351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