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普龙
发现巴达野生大茶树和测定千家寨茶树王树龄
1952年,南糯山半坡新寨古茶林中,发现了一株直径1.38m的大茶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糯山茶树王,为栽培型。
1961年10月,先生参加工作刚一年,领导让他带人去巴达大黑山。据农民反映,那里有株相当大的茶树。他们步行三天到达巴达公社,向公社说明来意之后,次日清晨,公社派两名武装民兵护送他们去大黑山,那是莽莽无际的原始森林,直径一两米的大树比比皆是,林冠闭日,见不到天,虽是正午,也是光线暗淡。进人林区之后,一路见到直径三五十厘米的茶树成群。中午,到达了大茶树地点,由于森林里天黑得很早,先生匆忙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记录,取土样,采茶树花果枝叶标本,测量茶树直径为1.0m,树高采用三角法测量,做好记录,匆匆返回,走出森林,太阳已经落山了。民兵带他们赶回公社已是晚上9点多了。第五天,他们回到勐遮,第六天回所,计算树高,因为有30多米高而怀疑。1962年2月,他们又二次进山复查,证明测量无误。先生根据生态环境,结合采访群众,进行了茶果枝叶鉴定、样品生化分析,确定为野生型茶树,并写成了《巴达野生大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发表于湖南《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一时震惊茶坛。此后,很多报纸、画报社接连不断地进山拍照发表,成为当时一大珍闻,蜚声中外。此后几年,在云南其他地方以及贵州、四川相继发现了大量的较大野生茶树,从此,茶树原产地不在印度,而在中国、在云南这一事实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此后,全国茶界名流、社会知名人士,纷纷前往勐海造访谒拜。
先生说,上巴达大黑山考察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次行动竟有如此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学术意义,这成为他一生献身茶叶最为荣幸的事,而且他当时刚从学校毕业,就有这么好的机缘。
1992年,思茅地区
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发现及其意义》,在第三届国际普洱茶学术研讨会上发表。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