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他研究普洱茶与茶文化,做生意,出书,在昆明的普洱茶界。张明春就是这个人,他依靠对普洱茶的痴迷,从一个普洱茶的门外汉。做到如今的普洱茶研究者,开办普洱茶公司。有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他的故事是传奇的。他甚至不承认自己是茶商,他并没有期望普洱茶带给他多大的财富,普洱茶对他来说就是兴趣。无心插柳的茶企。
1994年的一个傍晚,张明春与好友吃完饭本打算去打牌。他们进了一家茶室,刚巧里面的一个资深茶文化学者正准备开始冲泡和讲解茶品。张明春因此坐下来听一听,一听就是5个小时,那一天之后,就“陷”了进去。
张明春依旧念念不忘当日的茶香、茶韵,“茶文化的魅力之大、内容之丰,源远流长、深不可测。”自此,张明春便开始大量研究茶文化书籍、茶类、茶具、茶友……慢慢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余发烧友。
张明春觉得既然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已经投入到了茶上,倒不如自己开一家茶馆。于是,2000年,位于宝海公园旁边的葳盛茶艺馆开张了,慢慢的,茶馆运转上了轨道。随着对普洱茶的深入了解,张明春开始对许多经销商的茶品都不满意,他觉得经销别人生产的茶品,自己就不能保证品质,许多云南普洱茶的好处也还有待挖掘。因此,张明春2004年正式注册了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普洱茶产品。
靠文化汇聚物质财富
云南的茶叶企业,已经从1998年的五六百家,发展到今天的上万家。但是张明春认为,这其中深挖茶文化、将盈利与茶精神传播统一起来的却不多。
可以说,张明春的“卖茶经”是选择了一条和多数茶企不同的路数。“人家讲普洱茶的生产量是用火车皮,我们将只讲片。”计量单位的不同,代表了张明春做茶的理念——贵精不贵多。张明春说,他的茶企不讲宽,只讲厚,只要把普洱茶的根找对挖深,加以推广,树立起品牌,自然能靠文化汇聚物质财富。
所以,张明春从不认可自己是“茶商”,张明春说,至少目前,他还没有把公司做上市的野心,只要经济收入能够满足公司的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就够了。比起谋划公司扩张,张明春老师更多的时间,则用在
的茶品在继续,普洱茶也在继续。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