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我去深圳,大家都在传说一个香港大师,自封为普洱茶上帝耶稣一类的人物,据说是大富豪,也是号级老茶最多的一个人,在深圳传得神乎其神,后来给我看合影,我说是他啊,再再多年前,该君来云南,由另一个港商引荐,据言该君原本是做其他行业,工厂破产,无计之下,只得贩卖普洱为生,当日茶会,该君头发乱蓬,衣服皱巴,政府一席干员在座,该君老老实实泡茶,从头至尾,一句话不敢吭。几年之后,该倒的官家倒了,该君摇身一变成为大师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一个官家说是百年即为百年,有人敢说不是?一个官家让谁发财就让人发财,有谁敢说不是?
其实,这就是一段普洱茶的小插曲,小故事,每人都有窘迫的时候,不稀奇,很正常,但是,明明就是一个破落户,非要把自己包装得富丽堂皇,吹牛吹过了头,实在不应该,只不过,市场就是这样,不吹牛,没人相信。尤其这种牛,被云南的官家说一遍,广东的官家说一遍,上海的文人梳理一遍,出来就是圣迹,出来就是伟大的茶文化。
这就是吹牛的第一重境界,背靠大树,有文人涂脂抹粉,你就是港台大师,你就有世界上最多的百年老茶。
茶界吹牛成功术的第二重是靠拢协会。云南茶叶协会原本只有一个,茶叶属于专业的行当,行外人也不了解,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管理全省茶叶,很自然,公司领导也就是协会的领导。05年之后,受马帮进京轰动效应的影响,普洱茶行业开始爆发,协会也同时开始爆发,有关茶叶的各种协会都多,各种副会长自然也开始增多。
茶界吹牛成功的第三重是靠拢企业。吹牛就是吹牛,无论是嘴巴吹,还是笔头吹,都是吹,吹上天也没有一分钱,吹牛的目的,要么给官家听,要么给企业老板听,要么给茶客听,总之,吹牛的目的是变现,有钱,才能继续吹。
只不过,我好奇的是,吹牛吹给企业家听,吹什么呢?企业家喜欢听什么呢?一个吹牛客,自己的生活都弄不好,居然可以去指导一个企业的发展思路?一个从来都没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又如何去给企业吹牛呢?
只不过,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发达,网络上可以刷“牛量”,也可以曝光“牛量”。我当然不敢妄自菲薄,我一个人做的公众号就是茶界第一,因为第一这仅仅是我自己关注的一些公号号而已,而且以上其中好多是朋友做的,可以调侃一下。比如,茶语网发力是在APP,比如,茶悦世界是深圳华巨臣的产品,茶博会才是其主力,比如,中国普洱茶网是目前线上数一数二的销售平台,据信年经营额已然上亿元。
只不过,很多时候朋友发来另外一些微信的数据,一上线就是7、800千的阅读量,留言只有2、3人,其实一看就是在刷“牛量”,一开始,我不明白,后来明白了,原来吹牛是有用的,是要变现的,是要给老板看的。
难道老板们就喜欢看“吹牛”?
当然,我的公号能做到前茅,我认为第一是我吹牛吹得实在,第二,是因为我只管自己吹牛吹得痛快,而不会理会你痛不痛快,也不用理会官家痛不痛快,不理会协会痛不痛快,不理会老板痛不痛快,不理会茶客痛不痛快。
第三重吹牛境界比较低端,不过前两重人物也都在使用,也就是“自己有茶山,自己的老茶最真,自己的古树最真”如此套路,这种吹牛的方法是一定要胆子大,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任何人都要如此吹。
我本来对于这种套路无谓无所谓,因为见得太多,听得太多,人都有疲劳感,然而,最近听说升级了,第三重境界和第二重境界要合二为一了,本来茶界不团结,团结是好事,只不过,吹牛+吹牛,有意思么?
吹牛能吹出套路出来,其实我还是挺佩服的,只不过,我看到吹牛的大多还是吹牛,比如我。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