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让人“失望”了!
前几天,发小的爸爸去云南出差,应她要求买了七子饼茶。这家伙都激动疯了,因为传说中的普洱七子饼茶要来了!

嚷嚷着等我回国,和她一起穿得美美哒,摆茶席,拍段小视频发抖音。
然 鹅
普洱茶的初次亮相让这位“颜控晚期重症患者”眼前一黑:
普洱茶的外包装真的很独特,简单点说,就是丑!土!脏!像一块拿84消毒液都洗不干净的抹布。
听她一通贬损,额在心里默默地挠墙,呜呜……被严重鄙视了
好像,普洱茶的外套过于“接地气”是 一 种 罪!
它决定了你是否愉快地接受普洱茶,决定了你对于茶的优劣、等级判断。
殊不知,普洱茶的外套是“有所执,有所弃。”
早年间,茶人在古道上运输茶叶的长途跋涉中风雨兼程,对普洱茶的存储要求很高:
一 要避免茶叶受潮变质、发霉;
二 要避免阳光直射,破坏茶叶的物质成分;
三 要在隔绝异味的同时保持通风透气。
这三点对当时的存储技术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什么偏偏选择了笋壳作为包装?这要归功于澜沧江流域竹子生长茂盛的资源优势:
*笋壳的价格是低廉的,就地取材,成本几乎为零;
*材质天然,避免了包装产生化学物质和添加剂的二次污染;
*笋壳坚硬结实,慨当以康为普洱茶遮风挡雨,防晒隔异味;
*透气性好,为普洱茶营造较为稳定的温度,湿度,自由呼吸的微环境 ,完成后发酵的转化。
所以,笋壳外套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普洱茶相伴至今……



笋壳有诸多好处,但也有垢弊的地方:一方面,多数笋壳都取自野生毛竹,上面常常留有虫卵,所以撬一些老茶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一两只又肥又大的竹虫;另一方面,茶农们处理笋壳不很精细,所以笋壳上常常留有竹毛,很容易刺伤人。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为出口标准的限制,普洱茶采用笋壳包装被认为是“不够卫生”的做法,无法达到出口标准,因此普洱茶的包装都改成了简单的纸盒装。此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普洱茶的包装都采用这种颇具时代特征的纸盒。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到笋壳的透气性对于普洱茶犹如会呼吸的外套。普洱茶在稳定的温度,湿度,并且避光、透气的半封闭状态下慢慢发酵,才会越陈越香。于是,回归传统的包装样式成了产品的亮点。茶商们在笋壳上烙上品牌标识,而且在笋壳之外,往往还会加装印制精美的纸盒;现代正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经过紫外线杀菌,所以一般都不会有虫卵这个问题;而茶农们逐渐意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于是在清洗笋壳时会加上一道“刷竹毛”的工序,并且也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

明代学者许次纾,在《茶疏》中记载:“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
笋壳是竹笋的箨片,较硬实,是天然的原生材料,使茶叶免受外界污染。最初,笋壳采用云南天龙竹、香竹、黄竹做外包装。此类笋壳较为柔软无刚毛,叶型较瘦长,质感细腻,表面反复揉搓没有裂纹。普洱茶在包裹在笋壳里,舒服,透气,而且有一种自然清香的气味。后来因销售量大增,笋壳相对不足,也用其它质地较硬、刚毛较多的笋壳替代。但是,处在产笋期的笋壳甜度较高,容易有蛀虫,基本不使用。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