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曾经叫茶单宁。在十九世纪的初期,由于中国茶叶大量输出国外,引起了国外学者对中国茶叶品质形成的研究和探索。1867年哈斯惠知从红茶中分离出没食子酸、黄酮醇和槲皮素,1900年后又由几位外国学者研究出他们是一些可氧化的物质,因为其具有涩味和收敛性的特点,故称之为“单宁”,是鞣质的音译。后分析这种“单宁”没有鞣革的作用,为了区别又称为假鞣质,日本提出改为“茶丹仁”、“拟单宁”。1926年日本学者分析出L-表儿茶素,便称这类物质为儿茶多酚类。1940年后,学者们又分离出这类物质是由三十多种化合物组成,称其为多酚类物质。1962年,劳伯茨从这类物质中分离出黄烷醇和黄酮醇、黄酮苷类,就又改名为类黄酮类,后来又有人根据其化学物质的性质称其为多酚类衍生物。近年来,中国茶叶研究所为区别其他植物中的酚类物质,就改名为茶多酚。

茶叶中的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是茶叶内含可溶性物质中最多的一种。它对茶叶色、香、味的形成影响很大,对人体生理也有重要作用。鲜叶加工成干茶后,多酚类物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取决于加工方法。多酚类物质具有杀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保护和修复DNA结构等生化活性,这些生化性质使得茶叶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增强免疫学功能、抗菌、抗病毒、解毒、抗衰老、抗辐射损伤等生理功效。
相关热词:普洱茶
茶多酚
影响
功效
品质
研究
延伸阅读:
· 普洱茶的加工工艺08-02
· 【茶知识】茶叶的“春水秋香”你知道吗?09-26
· 观念·普洱茶为什么需要发酵的“载体”10-06
· 探讨:“茶虫”对于茶的本身到底是好是坏?10-10
· 为何普洱茶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仅仅是美观吗?10-14
来源:互联网 更多好文请关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