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已是梅花山梅花盛放的时节,《江南茶道》周刊与南京老崔茶馆馆长、南京正德茶文化研究院院长崔波及常务副院长任晓峰,邀约了《风流一代》杂志编辑记者雷虎、《健康生活》杂志编辑记者吴梅云、乌丝栏艺术馆茶艺师王丽萍等人一起,来到位于中山陵景区的梅花谷,在离中山陵园雨花茶茶园的不远处,“江南植茶公所遗址”立碑边,布下茶席,微风中、旭日下、梅香里,品尝了今春第一泡雨花茶。
宋美龄倡导种植的茶园
紫金山常有云雾缭绕,古籍记载山上种有茶树,出产云雾茶,民间相传那时灵谷寺高僧曾自制上等香茶招待贵宾。
中山陵园茶场的前身为总理陵园种植厂,1931年,为了点缀中山陵园的周边环境和发展茶叶生产,在宋美龄倡导下,灵谷寺、梅花山、美龄宫一带种植了300余亩茶树,仿制杭州龙井。茶园后来在抗战期间被毁坏。解放后,中山陵园茶园恢复到百余亩,创造出“茶梅共生”的生态环境,使春茶具有特殊的芬芳。
由江苏省委命名的“南京雨花茶”,于1958年春开始在中山陵园管理局研制,1959年春创制成功。中山陵园是雨花茶的发源地,从1959年春炒制第一锅雨花茶到现在已有54年的生产史。54年来,该产品曾先后五次列入全国各名茶排行榜,六次荣获“陆羽杯”奖,并在省、市名特茶的评比中,多次荣获桂冠。
今天的中山陵园风景更加秀丽迷人,空气更加清新。随着全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ISO14001体系认证的通过,钟山牌雨花茶的整个生产过程不再使用化肥、农药及任何化学合成品,做到纯天然无污染。2001年,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中心认证中山陵园生产的雨花茶为“有机食品”。
54年前,中山陵园创造了雨花茶。54年后的今天,中山陵园为海内外各界人士奉献出了更加清香四溢、沁人肺腑的有机雨花茶。
“梅茶间作”的种植方式
到了梅花赏花后期,梅花山梅树下一排排的茶树也该开始采摘了。据了解,包括梅花山在内的中山陵园茶场是南京出产雨花茶最好的地方,而这与当地采取“梅茶间作”的种植方式有很大关系。
据中山陵园茶场人士介绍,雨花茶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很高,只有空气洁净,水土无污染的地方才能生长出优质的雨花茶,而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景区就满足这些条件。目前在梅花山、梅花谷、老营房、东沟以及一些林区,都种植有雨花茶。而在梅花山采用“梅茶间作”方式种植的雨花茶质量尤其好,经过炒制的茶叶香气纯正、沁人心脾。据专业人士分析,中山陵园景区远离城市喧嚣和污染,空气质量优良;早春的梅花山花枝繁茂,给梅树下的茶树形成了恰到好处的遮挡,为雨花茶提供了很适宜生长的漫射光;而梅花凋零后落入茶树根部,又为土壤增添了养料;前几年新挖出的燕雀湖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较充足的水分。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为这里的雨花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悉,再过一段时日,中山陵园雨花茶就可以采摘了,再经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后,就可以生产出交口称赞、清香爽口、滋味丰富的明前茶了。
回味106年前的茶香
1907年,清政府江南商务局在“紫金山霹雷涧”设立江南植茶公所,这是我国第一个融茶叶试验与生产为一体的政府经营机构。只可惜,江南植茶公所只办了四五年,到辛亥革命以后就停办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据中国梅花艺术馆馆长戴中礼介绍,经过近年来国内茶界人士的研究寻找,最终将江南植茶公所遗址确定在紫金山梅花谷一带。
为缅怀先人的植茶业绩,也让后人永远记得南京有过这样一个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茶研究机构,把紫金山植茶的悠久传统发扬光大,2012年的6月30日,苏、闽、台三地茶界人士齐聚位于中山陵梅花谷的中国梅花艺术馆,为“江南植茶公所遗址”举行揭牌仪式,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为遗址题写碑铭,茶界泰斗、103岁的张天福先生题写了匾额,以此希望当年先人植茶的科技理念鼓舞当今每一个育茶人的心灵,也希冀借此将紫金山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凝炼成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创立的茶艺、茶道、茶文化的灵与魂。
3月8日的清晨,《江南茶道》周刊与南京老崔茶馆的众位茶友,相互邀约,来到了位于中山陵景区的梅花谷,在离中山陵园雨花茶茶园的不远处,“江南植茶公所遗址”的立碑边,布下茶席,微风中、旭日下、梅香里,品尝了今春开喝的第一泡雨花茶(因新茶尚未上市,为保存的上年明前茶),细啜一口,沁人肺腑、齿颊留芳之际,让人悠悠回味起了106年前的茶香……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