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关于易武茶的口感,特别是易武茶经过十年左右陈化的口感成了热门的话题。易武茶经过十年陈化后展现出来的醇厚度,给市场及消费者太大的惊喜,市场上也发出了“十年易武赛班章”之说。当然,更有甚者,发出了“班章为王,冰岛为后,那易武只能当爹了”的论调。话虽糙了点,但这句话背后,却是行业对普洱茶优质产区究竟哪个是王者,或者是易武茶更好还是班章茶更好的思考。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普洱茶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1995年至2005年间,是行业复兴的肇端,当时生产的中心在勐海,更多被生产者和经营者关注的产区也自然以勐海为中心。而且,那时候对不同产区的原料风格差异,大家认识不深。而普洱被历史资料和教育者称为“味最酽”,而班章新茶的口腔刺激性强,简单易懂,很吻合这一描述特征。而易武茶性内敛,因为内含物质及初制工艺的原因,新茶刺激性弱,还有就是当时交通不方便,山高路远,很多茶企及茶人对易武都认识不多。(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易武茶很多都不是易武茶可以得到佐证),更谈不是真正的认识了。所以在普洱茶认知的版本中,班章为王似乎是认知水平及认知的标的物。
但是,时间来到了2005年后,一些先知先觉的茶企及易武的本地茶人,年复一年不断地生茶出来的易武茶,随着陈化周期而展现出来的易武茶性,越来越吸引人,特别是优质易武中期茶所展露的复合香型及醇厚感,令市场大为振奋。在加上易武茶悠久的贡茶历史,及存世的古董茶基本都是易武产区的,大家回过神来,当然就有对易武地位知向往了。所以目前对“如果班章为王,易武该为何物”的拷问及思考,是认知标的物(以中期易武)变化及认知水平的升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市场上经营者早就以经营行为回应了这个问题,从全国各地的大型茶博会上,你可以看到,凡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茶企,大部分都会主推易武茶。没有一款易武茶,对一个茶企来说,似乎是不能接受,展架上都是易武及易武的名寨茶。而这种状态,以往是出现在班章身上。
无论是易武,班章,冰岛,都是普洱茶的名产区,风格各异,各有各的偏好人群。当然,易武的行业地位上升,成为更耀眼的名产区,是历史的回归,经典的回归,应该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这么说,“谁是王,谁是后,谁是爹”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