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道迷雾般的美《茶马古道 德拉姆》 (1)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5月,热气和躁闷开始在大地上腾升,我真是不愿意离开云南去到任何一个地方,结果在出去的路上看到很多关于《茶马古道——德拉姆》的宣传,不由得使人浮想翩翩,关于这片土地总是让人莫名的感怀。期间我又恰巧回了趟昆明,于是买票进了住处附近的一个电影院,它坐落在高校区,旁边更是有怡人的风景,既有大学生也有知识分子,还有小资和白领的出没,这应该是《德拉姆》的主力票房群吧。开映时大概有六、七成的上座率,意料之外的这里面像是个茶座,小孩在坐位间走来走去,手机声此起彼落,很多人用昆明方言交谈着,快乐的吃东西,《德拉姆》就在这样杂乱而轰然的场景中开幕了。
影片一开始的那个场景,是一个停歇着很多马匹的小镇,嵌满了白磁砖的砖楼、泥泞的马路、插着秧苗的水田,看起来跟中国南方其它的地方并无区别,比如两湖、两广、江西等地,甚至是四川。可这仍然是云南,一个注定让你难忘的非凡之地。紧接着感到画面和音乐中都攥紧着一股劲,却似乎冲不出来,变成了一些很舒缓的画面,随后镜头指向了那些散落在茶马古道的原住民,他们的生活艰苦却平和安详,数十年如一日,以平淡的心情面对着每一个外面闯进来的文化冲突和外来的人,而心中暗自流淌的一些心事也随着画面的推移流进了我们的心。
中国自古只有两条路与世界沟通着,北边是丝绸之路(早已停顿),南边便是茶马古道,至今它仍然是很多少数民族与外面的必通之路,这里流通的是质朴和安祥,这里流动的是不变的情怀,这里流通的是苍老的梦想,这里流通的是矛盾的进步,正是像极了那句歌词:“顺水漂来的是木头,随风吹去的是种子”。
都说音乐是流动的画面,而那一幕幕流转的电影画面又何尝不是如歌如泣的音乐呢?学院派的赵立曾为田壮壮的《小城之曲》配乐,而这次为《德拉姆》所作的配乐也是感染力颇强,那种带着节制的音符就如导演一样至始至终克制着自已的感情,却又在诉说着一种岁月沉淀的爱与永恒。岁月如歌,《德拉姆》正是在沧桑岁月的进程中求答案。
其实《德拉姆》的预告片就已经很感人了,那些缓慢变动的字幕让人对它充满了希望,比如“他失去了他的一个朋友”,“他和他的哥哥共有一个家”,“他的妻子跑了”,短短的几句话里其实就掩藏着茶马古道千年的沉痛和创伤。
最难忘的是场景是那个怀念过世妻子的瞎目老男人,他的眼泪始终在眼框里打转没有掉下来;那个为死去的驴子超度继而忍不住哭泣的马队男人;走过了3个世纪、历经世事的104岁怒族老太太;与哥哥共有一个女人、侃侃而谈的19岁马帮汉子;跑了老婆而黯然失神的中年村长;拒绝了身边的求婚者,想走出去看世界的青年藏族女教师,在那些苍劲、茫茫的群山之下,每一张脸都让人思索着,每一个表情都隐藏着深邃的人世之痛,而那些脸部抽动出的矛盾和不安也正是茶马古道今日所碰到的……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而最后俯拍的长镜头显得感人无比,音乐大气低沉,天地之间有一种淡淡的悲怆,就像这个影片的气质,漫天的白雾包围了群山,直如仙境一样,让人看不透它的神秘,而这正是像极了神秘的云南。
田壮壮这些年来一直有一种无法释怀的知识分子情结,而在《小城之春》里达到了极致,在中国或许只有田状状才有这种冷冰的述事方式,似乎他很沉醉于这样的状态,他和国外那些知识分子导演一样习惯按照自已
相关热词:
延伸阅读:
· 黄山毛峰的传说10-09
· 蔡襄“龙团”细分明10-09
· 水金龟的传说10-09
· 英国饮茶的由来10-09
· 茶之诞生(下)10-09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