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
吃茶是大有名堂的。和尚吃茶是一种禅,道士吃茶是一种道,知识分子吃茶是一种文化,共产党员吃茶是一种清廉。所以,吃茶是品格的表现,是情操的表现,是在浑浊世事中清醒的表现。
对“和”的领悟和表达,是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贡献。中国文化以“和”为万物的存在之道,也以“和”为最高的心灵境界。东裕茶人则用茶来诠释“和”,从种茶、饮茶、茶艺、茶道中寻找“和”之道,去领悟丰裕的“和”的精神世界。
茶是灵物,“高山云雾出好茶”,山巅云端,妙和而凝。东裕茶园在巴山深处的五里坝,山高、水秀、林野苍翠,是一片曾经近乎荒蛮的世界,犹如人心灵深处宁静、不为世俗功利所动的领地。
无论是对现代都市人、还是山村靠山靠水的茶农,与自然之“和”,都是一片永不会丢弃掉的精神地平线。“和”是一种心平气和、心绪和平恬淡、心象万物各归其位的境界。天和地,山和水、头顶的星空,秩序井然,和谐宁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东裕人从都市西安走进大巴山,甘愿做与山为伴、与天为伴的茶农,我们细品一叶香茗,细品其中所凝聚的天、地、山、水之精气,我们期望,或许会在刹那间领悟儒家子思在《中庸》中所呈现的太平和合之境。
而佛教中人讲因缘和合,因“和”悟“空”。在古代,僧人们坐禅时,通常会放一壶茶在身边,以对治昏沉;现代茶僧们观茶品茶,以茶契道。茶性净洁和润,茶色有无之间,茶味甘苦之间,与无喜怒、无哀乐的冲和心境相契无间。一柱沉香,一盏清茗,心身俱和,此念无著,此心无住。正如唐代名僧皎然在其《饮茶歌》所吟:“一饮涤昏寐,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道家的处世,是“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庄子语);粗茶一壶,粗碗一甑,邀三聚五,无论是世外高人,名利场中人,还是山村野夫,一杯仙毫,或一壶红袍;或相对而坐,或围桌而坐;或敛其光辉,或放其狂言;没有对错是非,没有高低贵贱,都因茶而和,因茶而雅。百般机心敛于茶盅,万般纠结“和”于茶盅。这就是茶人的生活,茶人的人生,因茶而“和”的世界。
茶是国之饮,儒释道是国之学,同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身与人心的和谐,我们将在茶中感悟和谐的人生、和谐的世界。(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道军)
相关热词:
人生
世界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