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除了自然之味而外,是应该还有些另外的味道的。
在《晋书》和《茶经》中,都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东晋的时候,一个名叫陆纳的人在吴兴任太守。有一天,将军谢安常欲到家中做客,可陆纳末做任何准备。陆纳的侄子陆椒见状,便自作主张准备了一桌酒席。谢将军到了府上,陆纳仅以几盘果品和茶水招待。陆椒怕叔叔的行为开罪了贵客,忙命下人把一桌子酒席搬上来,宾客相谈甚欢。客人走后,陆椒以为叔叔一定会夸自已办事妥贴,不想陆纳却大怒,骂道:“你不能为我增添什么光彩也就罢了,怎能如此铺张奢华,玷污了我一贯清操绝俗的素业?”,并命人当下打了侄儿40大板,以示训戒。
用酒席换茶水和果品,迎合了贵客,成了东晋时尚,可陆纳却认为这是对自己“清操绝俗”的一次玷污。更妙的是,陆纳一生,官拜至左尚书,俸禄不少,并非穷人,不是不能用华宴款待贵宾,而是他认为,以茶接待贵宾,是清操绝俗,不是吝啬,也非清高简慢。茶在其眼中,是招待达官贵人最好的食物了。
有研究茶叶史的学者认为,从陆纳开始,茶叶已开始逾越了其提神、解渴的原始的功能,开始产生社会功能,甚至已成为了某种精神取向和保持人格操守的一种载体。
以茶代酒,东晋之后渐成为雅事,再后,则与宗教和玄学融成一体,“禅茶”之说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至唐人陆羽著《茶经》,则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茶之味,演绎成了茶之韵味,并在几千年的流变史中得到了无边的升华空间。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的生活场景中,茶作为一种饮品,在众多的茶楼酒肆、公务场所和家庭之中,它所扮演的角色,让人感到,它不仅没有向较高的文化层次迈进,相反正日益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可饮用的流汁”,几千年的文化浸淫,使它的韵味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
我到过无数的茶楼,南方的,或者是北方的,它们都给我这样一种印象:它们并非茶味之地,更非品茶的天堂,大抵只是些谈商娱乐之隅,嘤嘤嗡嗡,好茶可是坏茶,坏茶亦可好成茶,茶成了俗物。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没有茶文化的国度,倒也无可厚非,可发生在中国,是有些令人唏嘘。
人们常说的,追求普洱茶的“无味之味”的禅界仙境,更是早已成了绝唱与挽歌,茶之味,也许将成为我心中不解的死结!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