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2月16日,由普洱市诗词楹联协会编纂的《中国对联集成·云南普洱卷》首发式在普洱举行。“普洱卷”从2001年3月启动编纂工作,到2011年6月完稿,正式公开出版,历时长达十年之久。被主编黄桂枢形容为“如同打了一场耗时耗力的‘编纂持久战’”。
十年磨一“卷”
编纂概况
普洱市地处云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明清民国以前的对联文化已有所显露,但在边四县还不太普及。而地区市级的楹联协会组织,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988年2月6日才成立的,1987年时只有唐流、龚正涛、黄桂枢3人是昆明楹联诗词协会会员,而当时,全地区真正精通诗词楹联格律的只有唐流一人,经商议,由唐、龚、黄3人发起,共同介绍发展了一批会员,唐、黄2人任直属第19组召集人,继之成立了地区楹联诗词协会,唐流任理事长,龚正涛、姜羲任副理事长,黄桂枢任秘书长,时有爱好者入会会员32人,协会组织属市(原地区)文联领导的团体会员单位,后来协会的职务改为文联系列的正、副主席,到2009年底,爱好者渐多,会员有257人,会员们的对联知识、楹联格律的掌握,是通过入会学习、诗联讲座、采风试笔、创作切磋、投稿刊物、有所发表而使水平逐渐有所提高的。二十年后,为“普洱卷”提供了不少稿源。
这本《中国对联集成·云南普洱卷》,编者是根据2010年7月中国楹联学会发布通知的《中国对联集成编纂方案》规定,并以我市编委会编纂“凡例”十条要求,从2603副稿件中,选录入编2087副古今对联的,入编数占稿件的80.2%。全卷编为十编,四十三类,九十四目。十编是:一、情理编180副;二、景观编593副;三、节令编326副;四、行业编463副;五、庆吊编188副;六、居室编31副;七、宗教编138副;八、诙谐编15副;九、巧妙编129副;十、征对编24副,合计入编古今对联2087副,附录7件。对联中,明清民国时期老对联334副,占总数的16%,当代对联1753副,占总数的84%。对联作者共536人,其中:明清民国老作者114人,占21.3%,佚名老作者120人,占22.4%。当代作者302人,占56.3%。在全部作者536人中,外地州市作者75人,占14%,外省作者44人,占8.2%,佚名作者120人,占22.4%,本市作者297人,占55.4%。在本市作者297人中,属于市诗词楹联协会新老会员作者166人,占55.9%,社会非会员作者131人,占44.1%。
本书收录题词5副,古今刻挂楹联照片44副,匾额照片20副,碑刻照片1副,风光名胜人物风情照片96副,丰富了集成内容资料。
对联特点
1、历史性
此书收载的对联,上限最早而有年代记录的是明天启年间末期(1621———1627),下限至公元2009年底,时间跨度从明清民国到当代,长达近400年,这是普洱市10县(区)从古至今从未有过而填补空白的第一部市级对联集成。
2、地方性
本卷书中的对联就有普洱茶乡、茶山、茶树、茶庄、茶号、茶品、茶楼、茶馆、茶具、茶碑、茶画、茶艺、茶节、茶贡品、茶马古道等内容特色的联作,具有独特的地方性特点,是开发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对联文化”资源,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
3、民族性
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等多个民族,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部对联集成中,有各民族年节、宗教祭祀、婚丧喜庆和民风民俗内容的对联,因而具有民族性,这是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对联文化”反映。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