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的铃声已经不再响起,茶马古道也衰草萋萋。但是茶已经走进藏族人的生命,化为他们的血肉,不再分离。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很多民族和茶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像藏族那样视茶为血肉、为生命的民族却不多见。藏族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古谚:“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译成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这是藏族同胞发自内心的呼唤和赞叹。说到藏区,哈达、酥油茶已经成了好客的象征。
据考证,茶在吐蕃时期正式传入西藏。起初是作为保健药物使用,但是它的清凉解热性能很快被藏民发现和喜爱。因为藏族居住的地区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属高寒地区。藏民的饮食主要是牛羊肉、糌粑、酥油,缺少蔬菜,茶既能分解多余的脂肪,又能增加防止燥热,正好和藏区饮食形成互补。所以,茶一传入这里,就受到欢迎,藏民由此形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
藏族人喜饮茶,藏区却不产茶。他们所饮用的茶很大一部分来自云南,来自六大茶山。藏族大多居住在险峻而又如天堂般迷人的雪域高原,而六大茶山则远在温暖如春的滇南,二者是如何结缘的呢?这是马帮的功劳。在过去年代,每年的秋末、春初时节,大队的马帮从雪域高原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历经艰辛来到滇南产茶地。他们带来藏族的名贵药材麝香、菖蒲、藏红花,也带来了藏北高原独具特色的风俗和文化。然后又将藏民需要的茶、盐等运往雪域高原。茶马古道也在马帮的脚下一步步被开辟出来,成为千古佳话。
虽然云南高原产名茶,但是,如果没有西侧的青藏高原这条自然纽带,滇南的茶也许不会成为今天名扬四海的普洱茶。滇南茶区所产的茶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以各民族自己的方式采集和饮用,生煮羹饮,晒干收藏,此时的茶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普洱茶”,应称为“银生茶”。
地处闭锁的西南边陲,当时的云南还常常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这里的茶直到元代都未受到中原统治者的重视。是滇藏一带的先民们突破高山峡谷的限制,在险山深谷中来来往往,把云南茶叶销往西藏地区。茶叶一经传入西藏,就成了藏民的生活必需品,上至王公贵人,下至庶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竟相争求。那条终年马铃声不断的茶马古道,如一条长廊,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
而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在艰险的茶马古道上,茶叶的“后发酵”在静悄悄中进行,就像神话中的凤凰涅槃,银生茶在经历了一路风霜一路颠簸之后,茶味的苦涩浓烈竟然神奇地变为醇和陈香。“银生茶”脱胎换骨,升华成了普洱茶!普洱茶之为普洱茶,真要感谢滇藏之间险峻的道路,运输过程中漫长的岁月,也可以说,普洱茶是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结晶。
普洱茶一但来到藏区,和藏族人的生活结缘,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他们发明创造了酥油茶这种颇具民族特色的饮茶方式。它的制作很讲究,首先要有一套精美的茶具,如银壶、铜壶、铝壶、瓷铁彩花壶,上面绘有表现民族风情的图案。茶碗也不能忽视,要镶嵌银或铜的图案。整套茶具本身就是让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制作酥油茶时要在茶汁中加入酥油、果仁、盐,放入打茶筒内不停地搅拌,让它们充分混合到一起,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然后加热,倒入茶碗内饮用。
酥油茶除了自家饮用,还是藏族待客的上品。敬茶者按辈份大小一一奉茶,对长者还要将茶碗举过头顶,以示敬意。若有幸能在白雪皑皑的雪山下,藏民的帐篷内饮上一碗热气腾腾、浓香诱人的酥油茶,那是多么愉快的事。在藏族地区,几乎家家户户的火盆上都燉着一壶酥油茶,藏民外出也常常随身带着打酥油茶的工具,在劳动之余喝上几碗酥油茶,让身心都舒泰。“茶是血,茶是肉”,对藏族人来说,是真实的写照。
有的地区的藏民,一天中要喝四次茶,第一次茶在清晨起床后喝,称“斗麻”;第二次在午饭时喝,是佐餐的饮料;第三次是下午时分喝,就着糌粑饮用;第四次是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边,喝着酥油茶消困解乏,其乐融融。
除了常见的酥油茶外,藏族饮茶的方式还有奶茶、清茶。奶茶为日常饮用和待客用,用普洱茶和食盐、鲜奶一同煮沸,其味道鲜美可口,还能醒脑提神,消除困乏。清茶又称盐茶用茶加盐和水一起煮,经过反复过滤,将得到的茶汁混合,供一天饮用。其味清香宜人,解渴止乏,风格独特。
普洱茶已经融入了藏族人民的灵魂与血液之中,“茶是生命”,只有藏族才能喊出这样情真意切的心声。普洱茶醇和温润的品质,品饮之中所获得的淡泊与超脱,与藏民达到了某种心灵的契合。
如今,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马帮的铃声已经不再响起,茶马古道也衰草萋萋。但是茶已经走进藏族人的生命,化为他们的血肉,不再分离。
千年过去,普洱茶历经岁月苍桑,积淀下的是绵长的回味和醇香。六大茶山上那些千年不倒的古茶树,仍然新枝绿叶,无声地见证着普洱茶的岁月变迁,记载下它曾经给各民族人民带去的福音。
相关热词:藏族
普洱茶
生命
茶文化
延伸阅读:
· 藏族酥油茶09-21
· 泡茶喝茶学问大品茶并不是越新鲜越好10-09
· 普洱茶的陈化条件10-09
· 专家关于普洱茶的若干问题问答11-28
· 《茶界专家与你共品普洱茶》今天开品12-07
来源:互联网 更多好文请关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