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是历史上把全国最好的茶叶作为贡品缴纳给皇帝的一种制度。据记载,云南普洱茶作为贡茶的一种,从雍正年间开始一直到清王朝灭亡期间,岁岁入贡。对于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你是否了解呢?为什么此茶能做为贡茶年年进入贡呢,是否与其制作工艺有关呢?所说的贡茶,是对茶叶品种一种身体、一种资质的认可,同时也代表它优良品质与历史传承。下面来看看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如何?
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作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列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的一大亮点。制作出的贡茶成品 “制作工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人李兴昌一直坚信并致力于不断改良制作技术和工艺,提升普洱贡茶的品质和品味,使云南普洱茶在历经岁月的沉淀中,实现茶与文化的完美交融。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
第一,讲究采摘程序,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中要讲究采摘程序,贡茶需要“五选八弃”,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叶、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食虫、弃色紫”。贡茶采制前要先祭祀茶祖。
第二,讲究加工技艺。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中要求揉茶师要沐浴斋戒才能进行加工制作,手工制作贡茶时有严格的工艺,有人专为揉茶师擦汗,不允许有滴汗进茶之中。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其余粗普叶,皆散卖滇中。最粗者熬成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从以上记述中可得知,普洱茶制作精良,珍品当推"毛尖"、"芽茶"和"女儿茶"三种,都被作为贡品,上贡清皇帝及其众重臣享用。
第三,讲究花色品种。清《普洱府志》记述了普洱贡茶的制茶品种:“二月问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月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从以上史料可知,普洱茶珍品有:毛尖、团茶、芽茶、蕊茶、茶膏、女儿茶、人头茶(金瓜贡茶),可见普洱贡茶的品种之繁多,花色之丰富,品质之上乘。
第四,讲究包装运输。清廷不仅看重普洱贡茶的色、香、味、形,而且注重其包装,必须以精美的云南锡瓶包装,以免串味。普洱贡茶收齐备,须由马帮、脚夫运至普洱府治所在地普洱官茶局进行查验、封箱。县、府、道的当地官员要会同“恭选”,把制作好的贡茶好中选好,把选好的团茶、散茶和茶膏分门别类用黄包袱包好。普洱芽茶和普洱蕊茶是散茶,要盛人精制的锡瓶,茶膏则盛人锦缎木盒。然后由地方官员带头领众跪拜、上章、用印并发给“火牌”,再将普洱贡茶装入木箱。贡茶准备就绪,即由督辕派戈什哈和承差解员(押运),用骡马驮离普洱通过“官马大道”运送,驮马上插有"奉旨纳贡"的黄旗,沿途有地方官派兵丁护送。运送普洱贡茶的马帮到昆明后交布政使司验差,再由布政使司布政使派员恭送进京。皇用贡茶储存在北京清宫内的"茶库"里(今故宫东面的永和宫东)。“茶库”设外郎二员,六品司库二员,无品级司库二员,库使十五名,专司普洱茶贡茶的收存管理。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