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泄露和营销泛滥的当今社会,相信你也遇到过某高端茶加你为QQ好友或者是进入你的QQ群发布高端茶销售信息的情况吧?一提到高端茶就想起了百万元一斤的高价茶,而且是此起彼伏,一价更比一价高。事实上,我认为高端和高价并不等同,但在我国高端和高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济学中商品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来决定,价值是存在于商品的中劳动,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一般来说高端茶必然会有高价格,因为从经济学上来讲,高端茶从品质到服务都蕴含了更多的劳动价值,因此其高价格是名符其实。尤其在中国这个茶的发源地,一些名优茶天然具有高端茶的基因,不过这只是部分甚至是极少数。
但是反过来,高价茶一定是高端茶吗?非也。我把高价茶分为三类,一是高端高价茶,二是广告高价茶,三是假冒高价茶。第一类高价茶是可以和高端茶划等号的,因为她稀少,采摘讲究,炒茶师技艺精湛,亦或者是茶饮服务上乘,中国确实有此部分高端茶。第二类高价茶基本上是靠广告费用哄抬炒作出来的高价,所谓的茶营销也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看到天福茗茶开专卖店,大大小小茶企也开始效仿,全国各地选址,豪华装修,聘请漂亮的小姑娘做导购和泡茶师,这就倒逼催生了“广告高价茶”,实际上茶叶本身并不是如第一类高价茶那般有内涵和名符其实。第三类高价茶则纯粹是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高价茶,物不所值。
新浪博客上茶界小神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什么是高端?
一是品质高端,喝了有益身心健康,无害。中国还是有高品质茶的,但是少。
二是服务水平高端,国人最欠缺的就是这个服务。茶是个媒介,通过媒介要体现附加的服务价值。对于服务,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
三是高端人群专享。什么是高端人群,皇亲贵族,社会名流,国家领导人等,都属于高端人群。”
这样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让我产生了共鸣。
由此茶人应该反思自己所谓的高端茶是属于哪一类呢?既然我们很多茶人都标榜自己的茶叶是高端茶,为什么就没有打进欧盟市场呢?为什么产量如此之高而出口如此之少呢?这是一个悖论。因为产量高是通过打农药产出的,最近的茶叶农残新闻炒得分外激烈。既然打了农药,那就离“无害”标准远了,那就不能称之为高端了,所以欧盟的食品检疫就很难通过了,出口量也就小了,而茶叶最终是要到消费者者的茶杯中去的,所以,出口少产量大的茶叶都到了国人的茶杯中,倍感痛惜。
也有茶界专家认为现在的品牌茶营销难,专卖店装修房租人员服务等各项费用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了被动的高价茶。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格不会长期偏离价值,一定会向着价值中心靠近。所以说高价茶是不是高端茶得由其茶叶价值来决定,一时的高价不代表高价值,因此也不代表高端茶。
去年年底,国家出台“八条规定”要求各级机关厉行节约,所谓的高端茶市场也多少受到的影响,我认为这刚好是个深入思考的机会,国内茶人不仅要销茶,还要停下来思考,究竟出路在哪里?要立志做好质量上乘的高端茶,或者将茶叶的后服务做到极致,而不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口口声声称自己的茶叶是高端茶,但是口感、服务都跟不上。
本文只是一家之言,仅代表作者对高价茶和高端茶的一些想法,绝无有意诋毁中国高端茶的美好形象之想法,希望各位在茶余饭后多加思考,把国茶国饮做到极致,在国际和欧盟国家也能扬眉吐气。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