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片”——不少茶客嗤之以鼻,认为它就是残茶落叶,滋味不正。然而也有不少黄片的拥趸,他们认为黄片别有风味。那么你对黄片持有一个什么样的喜好呢?
关于“黄片”的出处,流传较广的是来自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中的记载:“将揉时预择其内之劲黄而不卷者,名金玉天。”这种在普洱茶制作过程中挑拣出的,揉捻时不能卷结成条的,相对粗老的黄叶“金玉天”,差不多就是类似如今的“黄片”。
对黄片,存在哪些误解?
第一种:因为是茶叶制作工序中被“筛拣”出来的,而不是被刻意“采摘”下来的,黄片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品质“不佳”。但其实,通俗点讲,它就是“颜值”低些,卖相不太好而已。
第二种:茶叶的等级往往依据采摘嫩度而定,虽然并不能单靠嫩度决定其品质,但普遍的认知还是会觉得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这种情况影响下,黄片也很容易被“误伤”。另外,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想当然的认为老黄片是“病叶﹑枯叶﹑老叶”。
持这个观点,更是错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总体来说,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更多的茶友有机会认识、了解和品饮到黄片,其朴实的价格和独特的口感也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人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黄金叶”。
知道·正确认识“黄片”
普洱茶黄片,是指普洱茶在原料的筛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宽大﹑茶箐等级较低等原因,而在揉捻工序中未能成型的,经过晾晒后,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俗称为“黄片”。
多数不了解情况的人说,黄片是“病叶﹑枯叶﹑老叶”,这是不对的。而且枯老叶,病叶是无法揉捻的,根本谈不上加工成成品。通常茶农在出售毛茶成品前,还得人工从毛茶堆中手工检出黄片,这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黄片的形成,一是采摘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之外的第三叶,一般不会到第四叶;二是揉捻时没有揉捻到位,条索比较疏松;在这两个情况下,杀青会造成叶片颜色发黄或绿色更深。因此,如果不把这部分茶箐拣出,那么压成型后条索的观感就差了。
比较好的黄片产量也是很低的,而且茶质并不会比同批的高等级的茶品差,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箐的品质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生长世间较长,所以其苦涩感已经大大减弱,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普洱茶的发烧友是对其越来越推崇了。如果把这种黄片,特别原料均是从高等级古树茶中挑拣而出的,此种茶香幽雅,汤甜水滑,经久耐泡。
老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至于投多少茶和泡多长时间,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摸索一下了。有兴趣、有条件的茶友可以煮来喝。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