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黄片",并不是说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黄片"得此名,其实是指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俗称为"黄片"。
什么叫“黄片”?
“黄片”俗称黄金叶,大多是指采摘茶青的芽叶中,包含三叶及以上的大叶、老叶(一般不会超过五叶)。这些叶子由于叶质含水量相对较少,叶片相对疏松、粗大,杀青时较易失水变黄,且揉捻时又不宜成条,而被作为“黄片”拣剔出来,以保证茶叶的卖相。
所以,每到四五月份去茶山的话,经常能看到云南当地茶人(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坐在自己门口,在太阳底下挑选黄片。
最初,黄片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民间饮品。秋冬季节,云南的茶农会对茶树进行养护,修枝,深翻,积肥。如果树上还有一定含水率的,没那么纤维化的大叶子就把它摘下来,按照很简单的方法自己炒做,这就是最古老的黄片。
拆开“老班章黄金叶”的干茶,第一印象就觉得很干净完整。条索相对统一,稍显粗大。叶片呈黄褐色、很清晰,净度佳,尚匀整,清甜,类似甘蔗的清香和甜香,舒服。一般来说,黄片是用一芽二三叶后的第四和第五张叶子制作而成,所以我们看到的干片很匀净。
洗茶:100℃水,即冲即出
洗茶的浅黄透亮,为蜜香。
“老班章黄金叶”洗茶汤
第1泡:100℃水,8s
茶汤浅黄,尚亮,未入口就感觉到很清新的蜜香。茶汤很甜,生津持久。第一汤整体比较柔,由于黄片的出味会比较缓一些,所以尚未出现老班章的霸道和浓烈。
“老班章黄金叶”第1泡
第2泡:100℃水,8s
茶汤浅橙黄,刚说完第一泡比较柔,这一泡就立马突显老班章“苦后甜”的特点了。茶汤入口苦,但一瞬间苦味立即就化开了,随即而来的是满口的回甜和生津,第二泡生津感开始增强,强烈而持久。
“老班章黄金叶”第2泡
第3泡:100℃水,10s
茶汤橙黄,入口苦,这一泡的苦更浓烈些,但化得也更快。茶汤饱满,整个口腔都很甜润,香气为蜜香和甜香。
“老班章黄金叶”第3泡
第4泡:100℃水,15s
茶汤浅橙黄,明亮。入口苦化得快,生津回甜强烈,由蜜香已经变为蜜糖香。
“老班章黄金叶”第4泡
第5泡:100℃水,18s
茶汤橙黄明亮,入口略苦且苦味化得慢,从而也可以得知这款“老班章黄金叶”,应该不是很耐泡。泡到第五泡,茶汤已经很柔和,不过黄片原本的甜度融合老班章的苦后化甜,所以这款茶的甜度和生津都比较好。
“老班章黄金叶”第5泡
第6泡:100℃水,20s
茶汤橙黄明亮,茶味比较淡了,苦味还是有而且由于不是特别耐泡,这种苦感会化得比较慢,在口腔逗留的时间也比较长。不过生津和回甜依旧很好。
“老班章黄金叶”第6泡
第7泡:100℃水,25s
茶汤黄亮,有点蜜黄。茶叶中的内含物质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变少,所以苦味会相对前三、四泡来说,化得慢,长时间停留在嘴里。但是这也不影响这款茶的生津和回甜。
“老班章黄金叶”第7泡
第8泡:100℃水,35s
最后一泡,小编多闷了5s,茶汤橙黄,入口苦,茶汤入口已经有点水味了。这一泡蜜香比较明显,生津回甜持久。
“老班章黄金叶”第8泡
四、叶底·鉴别
在冲泡之前小编有说到,黄片的采摘制作一般选用一芽二三叶之外的第四和第五片叶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款班章黄金叶的的叶片不均匀的,有的叶片比较嫩有的老一些,不过整体看来以嫩叶居多。叶片较薄,说明内含物质不是特别丰富,这也是黄片的特点之一。
“老班章黄金叶”叶底
总结:很多茶友会觉得老班章太过浓烈霸道,所以想喝但是又不敢尝试,黄片特有“甜”中和了班章的烈,整体表现既有班章特有的苦后化甘生津,又有黄片的甜柔。所以对于想要体验老班章还有黄片的茶友来说,一举两得。不过也恰恰因为以黄片为原料,内含物质相比以芽叶制作的普洱来说较少,所以这款老班章黄金叶在耐泡度上不是很好。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