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叶种不属于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的发展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国家标准开始对普洱茶下定义却是在2008年。
标准中指出: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就是普洱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很多人在此时会有疑问了,既然普洱茶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那用中小叶种制作的茶属于普洱茶吗?
这个问题困住了很多人,也让许多人陷入了矛盾。如果中小叶种制成的茶是普洱茶,那么国家标准的定义不就形同虚设?如果它不属于普洱茶,那么云南那些盛产中小叶种茶树的知名茶山,用它们原料制成的茶究竟算什么?
会有这样的争议,是因为大家太过于拘泥表面的文字概述,而没有深究其内部因素,才会对此产生了误解。
在我看来,用中小叶种加工制成的茶也属于普洱茶。具体原因我会在下文中一一赘述。
什么是大中小叶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中、小叶种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最主要的区分就是宽窄幅度不同,一般大叶种的叶片比较宽大,面积在40-60cm²之间;中叶种茶叶的面积在20-40cm²之间,会偏窄一点;而小叶种的茶叶偏狭长,叶片面积小于20cm²。
有人说,之所以不能把小叶种茶归类于普洱,是因为它的叶片面积过小,内含物质不丰富,做不到普洱茶多样的滋味变化。理论上来讲,大叶种的茶多酚含量较高,小叶种的氨基酸含量高,用它们为原料制作的茶口感上会有很大区别。
但是茶品的好坏与叶片的形状、大小没有直接联系,这并不能成为评判它们优劣的依据。在中小叶种古树中,有很多品质非常不错的代表,比如倚邦、革登、曼松、景迈山以及皇家贡茶困鹿山等。
规范和定义不会一成不变
茶叶的规范和定义都会经过时间而修订,并不是一成不变。就如当下的普洱白茶之争一样,当初很多人都拒绝把云南茶山原料采用白茶加工手艺制作的茶当成白茶,也是因为人们对于传统定义的局限。
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不是依靠默守陈规前行,而是在不断地发现与创新之中,才会渐渐发展出多个分支并且壮大。人们对于茶叶的规范和定义,也都在一定基础上会有修正和调整。
普洱茶这个词在明朝万历末年,也就是1620年时,才开始作为专用名词在各地使用,而当时的茶大部分为毛茶,很少会被压制成团。到了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开设普洱府之后,紧压茶才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也就是当时的七子饼,而它也是普洱生茶的前生。
云南的发酵茶品最早出现在民间马帮运输茶叶的时候,他们会把装在竹筐里的干毛茶洒上一些水,目的是降低茶叶在运输中的损耗,接着又用布袋或竹篮中采用了小规模的洒水使茶叶发酵。从1973年开始,才算真正意义上有了普洱熟茶的概念。
到了2008年,国家标准正式推行,对普洱茶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由于六大茶山所产的大叶种古茶树占主流位置,而小叶种占比很低,再加上外省的大叶种很少,出于地方保护政策,凸显地方特色,所以着重突出了大叶种的概念,标准就此订立。
当时的一些名山名寨还没有成气候,更没有所谓的小产区概念,以曼松为代表的“中小叶种”,在时间上也就错过了争取进入国标的契机。
大叶种、小叶种是一家
作为普洱茶的唯一生产地,云南境内的茶树资源大多以种子繁殖,它包含了多个种类的群体种。群体种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生混合茶树品种,包括大叶种,也包含中小叶种。
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布的《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中,就将倚邦古茶山、蛮砖古茶山的小叶种茶,划归于普洱茶种及茶变种类别内。
云南茶叶种植资源专家张芳赐教授也认为,所谓的“小叶种”,其实还是云南大叶种群落中的成员,是不同生存环境和种源结构复杂的表现。
所以说在血统上,中小叶种的茶树与大叶种同属一脉,而采用了相同加工技术的小叶种茶叶也属于普洱茶。如果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这一个条件,就把中小叶种踢出普洱茶的家族,对它们来说着实有点不公平。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茶的地方就会有纷争。人和茶,一直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茶文化的发展也是在人类不断争议之下,才快步前行。大叶种也好,小叶种也罢,唯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茶,才是真正意义上品质优秀的好茶。
云南小叶种茶属不属于普洱茶,各位茶友,请问你们怎么看呢?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