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宋时期云南的茶文化还处于萌芽状态。云南人利用茶的历史其实应该很久很久,但究竟有多久没人能说得清楚。身处远离中原的荒蛮之地,云南人的先民是没有文化更没有文字的,所以即便是到唐代,云南的历史基本靠传说,以及中原王朝故纸堆里点滴零碎的文字来拼凑。
但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没有文字记载并不意味着古云南人就不会利用茶,就不懂得喝茶,现在普洱茶产区内众多成百上千年的栽培型、过渡型古茶树就是明证。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是唐朝时茶在云南的真实写照。从樊绰写成于唐咸通三年(862年)的《蛮书》所记载的这条史料看,当时云南茶的加工是十分简单原始的。“散收,无采造法”即便不是说茶叶采下来后完全没有加工,但至少加工很粗糙,如果非要描述一下,我想与“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比较类似。
普洱茶是中国茶中的一种地方特种茶类,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一朵古老的文明奇葩。由于普洱茶原产区与中原文化发达区有万水千山之隔,普洱茶这朵奇葩直至明清时期才被认知。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之说。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加深,普洱茶的影响力逐年提速,2007年中国三大热词之一:股票、房奴、普洱茶,而普洱茶位列其中。
普洱茶简介
在唐朝时期,普洱原名曰步日,属于银生节度(在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据考证银生茶就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银生茶即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是“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品,正式载入史书则是在明代,明人谢肇制在《滇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普洱茶的发展史
追溯普洱茶的起源,茶圣陆羽《茶经》中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据云南地质史研究,茶树在3-7千万年前诞生于云南三江地带,1.5-2万年前进入神农时期,在神农时期以前的宾川羊树村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茶果。那时,也可能是人茶相遇相识的早期。神农时期是采集农业时期,后其实是农耕时代的开始。帮崴古茶树证明,云南的古人是茶树的驯化人和最早的栽培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云南的古人,正是神农。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武侯就是诸葛亮,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亮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古代种植茶树的先民濮人,现今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史称“茶兴於唐,盛於宋”主产于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在唐代(公元618-907年)就已经销往四面八方。阮福《普洱茶记》记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唐朝咸丰三年樊绰出使云南,他所著的《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筊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起已经生产茶叶。
宋代除进行川滇藏茶马交易外,大理国还派使臣到广西以普洱茶与宋朝静江军作茶马交易。宋朝名士王禹系品尝了芬芳浓郁的普洱茶后写道:“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诗中所指“圆如皓月”,就是普洱紧团茶。
元代(公元960-1279年)普洱茶已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说“交易五日一集,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民间在普洱进行茶叶交易的年代甚为久远。《滇云历年志》载:“六大茶山产茶......各贩於普洱。......由来久矣”。
明代至清代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因为作为贡茶,很受朝廷赞赏,便极大地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此时,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茶区,年产乾茶8万担,达历史最高水平。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仅销往西藏的普洱茶就达3万担之多。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兴旺,仅慢撒茶山(现今易武)就年产5千余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在六大茶山分设“官茶子局”负责管理茶叶税收和收购。在普洱府设茶厂,统一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和贸易。普洱便成为茶叶精制、进贡。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于是普洱茶这一美名便名震天下了。正如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所云:“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买走,运於各处,可谓大钱矣”。
普洱茶源起于神农,雏形始于东汉末年,萌芽于唐朝,发展于宋、元,清朝时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受海内外人喜爱,更成为倍受宫廷宠爱的贡茶,成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回顾看来,普洱茶在历史滚滚车轮碾压下留下深深的印记。
普洱茶的衰落
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负担,农民不堪负重,茶农经济利益受到很大损害,茶农、马帮、茶商无利可图,只能另走他途。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清朝末年由于战争、疾病及社会治安混乱等众多因素影响,普洱贡茶运输途中遭遇劫匪,被迫取消。茶马古道运输不畅,制茶商号纷纷倒闭,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也不复存在,茶叶贸易一蹶不振了。
民国时期,由于藏区及海外侨胞对普洱茶需求稳定增长,1921年开通运输路线,一度促进普洱茶的生产恢复,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还有遗存,口感气韵非常好,但由于价格奇高,市场出现许多假冒产品,最终导致市场再次冷淡。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普洱茶行业持续萧条。五十年代,人民政府曾大力宣传工商政策,鼓励茶农加工栽培,增长出口,但总体茶价依然很低,不足以让茶农维持日常开销。再加之中国经济当时发展落户,普洱市场依然不容乐观。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