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普洱很简单,也很难,需要理论结合实际慢慢的品评和感受。
感觉
普洱茶审评需要借助于人的感觉器官,它是在人的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茶叶的感官认识。感觉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某些感觉通过训练或强化可以获得特别的发展,即敏感性增强。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需超过刺激强度的阀值,只有适当的刺激,才能引起感觉受体的有效反应。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阀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觉察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別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差别阈限越少,即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大。
在对刚刚接触普洱茶审评的人群,特别是熟茶审评,会感觉茶汤差异度不大,这就是味觉差异量很宽泛,经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增强味觉对于茶汤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对于不同茶汤的感知度。
感觉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特点:感官检验中不同的感觉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发生相乘作用,有时发生相抵效果。但在同一类感觉中,不同刺激对同一感受器的作用,又可引起感觉的适应、掩蔽或对比等现象。
(1)适应现象。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长期喝浓茶的茶友,对于清淡茶汤敏感度降低。
(2)对比现象。各种感觉都存在对比现象,当两个不同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一般把一个刺激的存在比另一个刺激强的现象称为对比现象,所产生的反应叫对比效应。
(3)协同效应和抗效应。当两种或多种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感觉水平超过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相乘效应。如,涩味对口腔的影响是可以叠加的。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它是指因一种刺激的存在,而使另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拮抗效应又称相抵效应。
(4)掩蔽现象。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往往只能感觉出其中的一种刺激,这种现象称掩现象。如茶苦味强度非常大时,品饮者往往会忽略其他味道。
味觉
(1)味觉作用原理。
味觉指的是能够感受物质味道的能力,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茶叶主要呈味物质中,茶多酚主导涩味,咖啡碱、花青素等主导苦味,氨基酸主导鲜爽味和部分甜味,糖类物质主导甜味。茶汤进入人体口腔形成味觉的途径大致为:茶叶水溶性物质一味觉细胞一味觉神经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一味觉。
不同年龄的人对腥味物质的敏感性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会逐渐衰退。据研究报道,50岁左右开始味觉敏感性明显衰退,甜味约减少1/2,苦味约减少1/3,成味约減少1/4,但酸味减少不明显。
(2)基本味觉。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传统上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目前,人们广泛接触到的基本味道有五种,包括:苦、成、酸、甜以及鲜味,它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在五种基本味觉中,人对成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所以尝味时要使茶汤在舌头上循环滚动,才能正确而全面地分辦出茶味来。
舌头的姿势要正确,在茶汤入口时,很自然地吸人,速度不能快,舌尖顶住上齿根,嘴唇微微展开,舌面稍往上抬,使茶汤留在舌的中部,用口慢慢吸人空气,使茶汤在舌面上滚动,在舌面回旋2次(3-4秒),连吸两次气后,辦别滋味。若初感有苦味的茶汤,应抬高舌位,把茶汤压入舌根,进一步评定苦的程度。
品味茶汤的温度以45℃-55℃为最适合,如果高于70℃,味觉器官烫伤,影响评味结果;而低于40℃时,味觉器官品评茶汤的敏感度将下降,在较低温度的茶汤中,溶解在热汤中的物质逐步被析出,茶汤变为不协调,苦涩味加重,失去品评的正确依据。
品味茶汤时,每一口茶汤以5毫升为最适宜,过多时感觉满口是汤,在口中难以回旋辦味,过少时也觉得嘴里空旷,不利于辨别。审评时,要小口小口地品,一杯茶品味三口即可。如果须再品其他茶,为了更精确地比较滋味,以温开水漱口,把舌苔上高浓度的黏滞物洗去后再评,才不会麻痹味觉。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