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白茶园
近些年,普洱茶的名山名寨渐渐被大家知晓,而现有的名山名寨早已不能满足爱茶人(普洱茶发烧友)的胃口,他们将视线渐渐转向原始森林,哪些人迹罕至,寻求哪些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参天古树;渐渐的类似:刮风寨、茶王树、薄荷塘、弯弓、一扇磨等尚未被人们开发过的茶地渐渐浮出水面,而白茶园就是其中之一!白茶园与弯弓隔河相望,名气与弯弓寨不相上下,也是骨灰级发烧友不可或缺的普洱茶极品!
今天介绍的“白茶园”,并不是种植白茶的茶园,它是一个易武高端古树普洱茶山头,靠近弯弓,我们也常叫弯弓白茶园,茶友们也称它为白妖精。
白茶园名字由来
白茶园,茶农也习惯叫“百茶园”,有些茶友叫它“白妖精”。为啥叫“白妖精”我们后面再说,关于白茶园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茶地里有些茶树的叶子是白色的,所以茶农朋友称它为白茶园。
二是说百年前有一白姓人家管理这片茶地,因此得名白茶园。
两种说法都说得过去,时过境迁,现在白茶园的主人还姓白吗?和弯弓一样,白茶园也是由瑶族丁家寨管理,丁家寨上寨大部分人家拥有白茶园的茶地,下寨只有三户人家有白茶园。
白茶园地理位置
白茶园,位于勐腊县易武乡,和鼎鼎大名的弯弓,同属于易武瑶族丁家寨。两块茶地,中间隔着一条弯弓河。
去白茶园的路比弯弓难走、越过弯弓河,向上直线爬升200米左右,就到了瑶族黄金坪的白茶园。去往白茶园的路途是艰辛的,频繁的上下坡及其考验驾驶摩托车的技术与骑车人的心理。陡峭的山路增加了进入白茶园的难度,再加上个别路段还要下车徒步,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来访者的耐心与毅力。
在易武,好茶都产自生态非常好的地方,所以易武才流行国有林的概念。
白茶园生态环境
白茶园古茶树生长在易武国有林中,一提到易武国有林,感觉生态都不错,白茶园的生态环境也是很棒的。
白茶园茶地并不是连片的,东一片,西一片,分成很多块小茶地,从半山到山顶,散落在原始森林里,也就是如今的国有林。早十来年,这些茶树被打猎或来开垦的瑶族丁家寨人发现,那时候是谁发现谁管理就属谁的,所以现在的白茶园都掌握在瑶族人手上。
陆羽在《茶经》茶之源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茶树从半山到山顶散落在陡峭的山坡上,而根则深深的扎进土壤里,几百年如一日的吸收着腐叶和易武地底特有的矿物质所提供的养料。因为茶树的周围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为了更好的接收光照,所以易武白茶园的茶树多以高见长。
白茶园深居幽谷中,四周都是从未被破坏过的原始植被,身处白茶园呼吸着多样性植被的花果气息,也正是这种自然气息造就了白茶园独特深邃的茶香气。
山谷常年云雾笼罩而且昼夜温差较大,使得白茶园茶滋丰富,层次多样。与其说是那里的山成就了独特的白茶园,还不如说白茶园的味道恰恰体现了这座山,即好的古树茶都有独具一格的山韵!
其实易武的高端茶薄荷塘、刮风寨、铜箐河等都在瑶族人手里。他们怎么这么厉害呢?要知道当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原始森林中穿梭寻找好茶的。如今还有茶友想去寻找,还有没有被发现的口感好的古树吗?可以说是极少了。
白茶园古树茶特征
白茶园古树茶的条索肥厚、厚实,墨绿长梗
白茶园与弯弓隔河相望,自然茶的品质卓越,其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白茶园古树茶口感
易武白茶园,汤色金黄明亮,花果香浓郁高扬、茶汤柔和细腻,粘稠饱满,层次鲜明,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喉韵绵延悠长,每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好,茶性柔和,但茶气刚劲。
入口醇润、香甜绵滑,两三杯入口,整个口感清新,清冽欲醉的感觉呼之欲出,五六杯下来,即感内劲野性十足,苦涩极徽,是一款将内敛发挥到极端的易武好茶。
骨灰级茶友不可或缺的高端茶
易武白茶园具有易武高端茶的特点,除了水含香,茶汤柔、软、甜、细腻,汤中有骨,内质和茶气一点都不弱,所以茶友们称白茶园为白妖精,仿佛拥有化骨绵掌之力,看似绵柔无力,实则四两拨千斤,化人于无形。香味长留于唇齿之间,淡雅之中超然脱俗,是易武茶中汤感最细腻的。白茶园与刮风寨茶王树不相上下,也是骨灰级发烧友不可或缺的普洱茶极品。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