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惊蛰,天气湿闷,专门请出一道老曼峨。一泡下去,劲,够力,顿觉荡气回肠,神清气爽。嗯。老曼峨,对于喝普洱的人来说,大概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可太亲近,不可不敬畏。
喝茶也有一定时日了。有感受,有喜恶,也有教训。其他的不说,说我的一个喝茶习惯。每当口味寡淡时,或者预感将要感冒,我总习惯泡一壶老曼峨。新茶旧茶不论,一通灌下,爽,解气,痛快淋漓,味觉就会纠偏过来,伤风感冒就变成中国男足,临门而不入。屡试不爽,长此下来,就成了生活习惯。
老曼峨的最显著特点是苦而耐泡。资深茶友说老曼峨有苦甜之分,但是,不苦还是老曼峨吗?在下孤陋寡闻,也未到过老曼峨村寨调查,所以结论存疑,有待日后论证。此处所说的老曼峨,就是指苦底留甘的老曼峨。说到回甘,其实这是伪命题,刚吃过苦胆之后,尝一口白开水,肯定回甘强烈;喝茶也同此理。李记谷庄的所谓文人茶,温温文文,慢慢吞吞,谈何回甘?它也不是以回甘见长。耐泡倒是眼见为实,没有不耐泡的老曼峨,不耐泡的就不是真的老曼峨。十克茶叶,二百毫升左右的紫砂壶,至少十五泡金枪不倒。如果是一个人独斟独酌,真的是可以泡到怀疑人生。TMD,同是一片茶叶,差别怎这么大呢?简而言,内含物质不同。跟人一样,内涵不同,人就千差万别。所以千万别感叹,都是吃五谷杂粮养大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就这么大呢?茶亦如是这般,这般如是。
寻常家居的人做饭做菜,都不甚喜鸡精味精。但厨师,基本没有不用鸡精味精的,大厨尤甚。到外面用餐,能杜绝不吃鸡精味精吗?日本的良宽大师说,平生最不喜欢书家的字、厨师的菜与诗人的诗。要我说,那是大师矫情;或者说,大师只是不喜欢一般书家的字,一般厨师的菜与一般诗人的诗,至于一流,宇宙流,超一流,那是喜不自禁,甚至膜拜都来及的。老曼峨,就是普洱茶的鸡精和茶引。不可多用,不可不用。不可不喝,不宜常喝。良莠不分的资料说,缺了老曼峨,拼配就没有了灵魂。这话就言过了,时下连人没有了灵魂,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人模狗样,何况茶呢?等有机会有机缘,拜问一下邹炳良、黄安顺等前辈先贤,是否有此一说,是否有这么一回事,以免以讹传讹流害茶界。嘿。
十内之内的老曼峨,都是小弟弟。苦,苦不堪言。但苦口良药利于病,跟忠言逆语利于行一样。喜好就好,不喜就远离。人生苦短,不必太免强自己。有人说十年都不知好歹,是否太废时废情了呢?怎么会不知好歹?喝过还想喝,明知苦偏要试,冷暖自知,甘苦自明,那就是好,千真万确的好。想想,人生下来,十年能长成什以样?何况茶?哈哈,释怀吧。风物长宜放眼量。藏茶,特别是藏老曼峨,跟做人太相似了,急不得,躁不得,得收得藏,吃苦尝涩,只有经历过岁月的陈化和时空的历练,才会饱满醇厚,通透回甘,象一枚老男人一样耐品有味。窖藏臻品。呵呵,是吧是吧,听过传销高级讲师的煽情讲演吧,躁动,下手,对了对了,骗你没商量,逗你玩不玩?说不说由我,信不信由你。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