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产业概况
普洱茶,是中国众多茶树种类中最宝贵的种质资源之一,在众多茶叶种类中独树帜。经其集贸中心和原产地的普洱命名,历史产区以古普洱府驻地宁洱县为中心,辐射澜沧江流域。据《普洱府志》记载,东汉时期即有茶树栽培,距今已有1750多年的悠久历史。宋朝时期,普洱就是著名的“茶马市场以后逐步畅销印度、缅甸、泰国等图家。清雍正七年七月丁酉(即1729年9月17月)普洱正式设普洱府,距今已285年。今宁洱县城,就是古普洱府所在地。
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茶产业作为祥众脱贫致高和提开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加予培育和壮大。全县茶产业通过茶园生态建设、龙头个业培育、茶叶品牌打造,标准化茶园建设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茶叶产业效益提开明显。2015年木,全县有7乡2镇85个村种植茶叶,涉茶农户1.67万户,涉条人1112.51方人,专业茶农1万余人:共有茶园种植面积140131亩、采摘面积126095亩、茶叶总广量9265吨、亩均产量73.48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94105亩、无公害茶园面积7600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26772亩、有机茶园面积12171亩、省级龙头企业数量3个,州市级企业数量4个、初制所数量120个、专业合作社数量41个。
二、茶马古道的零起点
普洱茶自唐朝初期开始作为商品行销内地和西藏,由此首先形成了第一条起自宁洱,经下关、丽江至西藏,靠马背驮运普洱茶,“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基源于普洱茶的优异品质和藏民嗜茶的习俗。自七世纪文成公主和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并推广唐朝饮茶方法后,更进一步养成了藏族人民嗜茶的习俗。然而藏区高原却无茶树,因此,藏族人民饮用的茶叶只能靠马背驮运,翻越千山万水从茶区运入。为了饮用普洱茶,藏民们翻越雪山,漂流金沙江,走迪庆,过丽江,经大理、景东等地行程数千里来到宁洱,以藏区的马匹、乳品、藏药等,换取普洱茶。
除宁洱至西藏的茶马古道外,在明朝和清代,还以宁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四条茶马古道。一是宁洱至昆明的官马大道,历史上的普洱贡茶经此道运往昆明,而后转送京城是宁洱至澜沧的旱季茶马古道,自宁洱启运茶叶,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江至澜沧县,再至孟连县,后到缅甸。三是宁洱至越南莱州的茶马古道,自宁洱启运茶叶,经江城县至越南莱州,然后转运至欧洲。四是宁洱至打洛的茶马古道,此道为官马大道的延申。
自宁洱经思茅、车里(景洪)、佛海(勐海)至打洛,然后至细甸景栋。五条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普洱茶业的发展和普洱茶区商品交易的繁荣,也促进了普洱茶区文化的发展在今宁洱县境内,仍保留有三处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
(1)位于县城效民主村茶庵塘的茶马古道遗址。
(2)位于磨黑镇孔雀屏的官马大道遗址。
(3)位于同心乡那科里的旱季茶马大道遗址。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