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洪市茶产业基本概况
2014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为25.37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14.27万亩,有性系茶园9.98万亩。树龄100-600年的古茶树古茶园1.12万亩,茶叶采摘面积23.85万亩,干毛茶总产量已达1.5399万吨,完成计划任务1.4万吨的109.99%,产值达32363.1万元,综合产值6.8亿元。
全市共有8家企业共1.57万亩获得有机茶相关机构认证:有6家企业共3.22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茶产地认定的茶园面积12万亩;有制茶企业219户,其中初制厂(所、点)199户,精制茶厂20个。已有20家企业获得“QS”认证。
二、景洪市茶产业现状
(一)丰富的茶叶资源,灿烂的民族茶文化
景洪市拥有丰富的野生茶和古茶树资源、灿烂的多民族茶文化、风景秀丽的古茶山。境内不但拥有享誉中外的攸乐古茶山和勐宋古茶山,境内大渡岗乡还被冠以“茶叶第一乡”的的美誉,是国内规模第一的茶山,辖区出产的“攸乐贡茶”“勐宋古茶”及“岗绿”“壹泡红”“朝圣”“若香醇”等茶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二)重要的经济来源,科学的产业发展
1.重要的的经济来源
茶产业在景洪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产业已成为我市主要产业之一,是全市5多5镇,1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场管委会(勐养、大渡岗农场管委会),46个村民委员会,365个自然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2.科学化的产业发展
在茶产业的发展上,景洪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施“生态立州,生物富州”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亚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坚持“稳定现有荼叶面积、提升改造、提质增效”的发展方针,以“优质、绿色、生态”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生产为发展目标,促进茶产业使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市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稳定保护现有茶园而积
保护古茶树古茶山,以攸乐古茶山和勐宋古茶山的1.12万亩茶叶产区为核心,进行茶山的生态环境整体保护与景观提升,确保现有优势。
(2)认真实施中低产茶国改造
改造8.5万亩中低产现代茶园,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普洱茶源基地。加强茶农培训,完善初制加工基础设施,使我市的茶叶生产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叶生产技术,抓好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的基地建设,提高茶园质量和效益。
(3)努力推进生态茶国建设
在加快转变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立足本地资源,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着力构建以素树为主的地表生物覆盖、多作物种植、非生物环境改善的复合生态系统,增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性,提升茶园生态功能,建设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较高经济效益的生态茶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古茶山保护和现代茶园改造的基础上,采用“片段化、网格化、立体化”种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群山青翠、茶叶飘香、繁花似锦、四季养生”的整体发展格局。
(4)茶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
在茶产业的发展中,景洪市遵循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强化茶产业的宣传和科技投入,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区域合作和对外交流,形成新的企业联合体和品牌优势,集中打造和提升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国绕打造“中国茶叶第一乡”,充分发掘整合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旅游体闲文化,打造景洪地理标志性茶产业大品脾,着力推进特色普洱茶文化与态体闲旅游相结合,提高产业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竟争力强、影响力广的有景洪特色的茶产业体系。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