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好茶不是买回来的,言下之意不是轻薄商人,而是对好茶带了几分可遇不可求的无奈。以前我对这句话总是抱着不置可否的态度,直到遇见了它——云南勐库大雪山。进入原始森林的茶山深处,告别喧闹的都市,徒步穿越原始茶林,这是一场对茶祖的朝圣之路,一路有溪水潺潺相伴,犹如童话般的森林会令你一生难忘。
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境内的勐库大雪山,是邦马山主峰,年均温度低于11摄氏度,年降雨约2000毫米。人迹难至的原始森林中,这里的自然条件正好是茶树生长的天堂,天然造就了孕育勐库大叶茶的摇篮,主峰海拔3233.5米,从县城所在地远远望去,重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面向西北方向的绿色屏障。于1997年发现,古茶树群落就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2750米的山腰。
2002年12月,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野生古茶树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的考察和鉴定为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野生古树群落。这对进一步论证茶树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植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被誉为“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
2009年双江县出台文件,勐库野生古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规定除了科研需要以外,勐库野生古茶树不允许任何形式的采摘行为。
早上从勐库镇开车出发,到大雪山半山腰的古树群落保护管理所,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这么一段路也随时能感受到车子的轮胎就压在山路的边缘,幸好总是有惊无险,非常赞叹司机大哥的车技。而我们真正徒步就是从这半山腰的管理所开始,入口处有个标示图,大家背上干粮互相打气,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大雪山森林植被天然性好,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8.45%,是养生休闲的天然氧吧、净化心灵的立体花园。植物物种丰富,是真正的原始类型,在行进的过程中,随处可见的奇枝怪干,突兀林立,古藤老树,树干枝桠上布满了苍翠欲滴的苔藓、蕨类等附生植物,途间的山涧泉水清澈见底。身在勐库大雪山茫茫的原始森林之中,一路聆听沙沙的风声,几经溪水的叮咚,一段不知名的花香,一段湿湿的泥土气息,咀嚼一片茶叶的甘甜,任凭大自然的芬芳穿透身心……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实在是太累了,停下来歇一歇吧,一句美丽的谎言“加油,前面还有500米”,茶友们见面击一下掌,互相打气,相互鼓励。本来已经迈不动了的腿好像又充满了力量。“加油,前面快到了,还有500米,”就这么温柔有力量的传递着。吃点干粮稍作休息,继续赶路,千年古树就在前方。
最先到达的是海拔2670米的3号野生古茶树,接着是2640米的2号野生古茶树,美景和朝圣的心,让六个多小时的徒步变得乐趣满满,心中却又无限崇敬,双手合十,虔诚的心在茶树下祝福祈祷。
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大茶树无疑最为抢眼,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树龄最大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这棵古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处,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1米。站在树下抬头望着波光闪闪的灵叶,无比圣洁,看着古茶树的简介,他是每个人茶人都想膜拜的圣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如果你爱茶,如果你想看看茶山,那一定要爬大雪山。勐库大雪山所带给你的震撼,扑面而来的属于大自然的气息,苍天的古树,两千多年的野生古树茶。只有亲自见过,亲自体会到,才能被震撼到。
在《中国茶经》中是这样定义勐库大叶种的:产于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1985年国家认定优良品种。有性系。乔木型,主干明显,树姿开张,叶片水平或者下垂状着生。大叶,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绿或者黄绿,叶身平或者稍内折,少数背卷,叶面强隆起,叶质后软。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特多,持嫩性强。适制普洱、滇红、滇青、滇绿,有勐库大叶种制成的滇红,条索乌润披金毫,香气高长,滋味浓强鲜爽。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