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洱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古六大茶山连成一片,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曼撒茶山(属易武茶区)。目前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是指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易武)、攸乐(基诺)。
蛮砖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座茶山之间,是古六大茶山之一。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蛮砖茶历史悠久,清朝阮福《普洱茶记》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茶山,而倚邦、蛮砖者味最胜。"
蛮砖山位于象明乡南部,易武西面。按照传说蛮专是因当年诸葛亮在此埋下铁砖而得名,因此蛮专也写作“蛮砖”。在现在的地图上写作“曼庄”。蛮砖茶区包括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一带。东接易武,北连倚邦,居于古六大茶山的中央位置,蛮砖茶山东接易武,北连倚邦,现在遗留下来的、其茶树围超过100厘米古茶树还有很多。曼庄村是个史书中成为蛮砖,崇拜诸葛亮的茶山人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庄埋下一个铁砖,于是这里称为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个说法为傣语中曼庄意为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焦末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在今曼庄村。曼庄村是个历史页面很厚的地方,蛮砖茶山的兴衰史都记在这里。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六十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曼林的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五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茶区现今还保存有一些古茶园,其中曼林有一千多亩生长较好、密度较高的老茶园,茶树的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
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蛮砖古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八总寨主要的古茶园就分布在寨子后面的山坡上,走几分钟就到了。去茶园的路两旁,都是年份久远的古老茶树,树高都在四五米以上。其实只要看到古茶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吃茶成精的老茶友在追八总寨的茶。
八总寨老茶树保留较多,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较好,存留的古茶树,逃过了几次的人为灾难,基本没有被矮化。时至今日还留有大片的古茶园。八总寨被群山和绿树所环绕,寨子背后是摇曳的竹林,原始而优美。全村不足30户人家,都是彝族。成片的茶园分布在山坡之上,与林木混生。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天赐的生态,成就了古茶树长势优良,所产之茶内质丰富。
这里的古茶树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为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古茶树长势较好,密度较高,茶叶单产较高。有一株较大的古茶树,树型小乔木,树高3.9米,基干围粗1米,树冠直径3米,属普洱茶种,树龄300年左右。
蛮砖八总寨古树茶茶叶色泽较深,汤色橙黄,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回甘强烈,香气沉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只有自己独特的味,辨识度高。易武中聘号始创于公元1887年,是易武正山传统百年老字号,遵循“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理念,在复杂多变的今天仍然坚持古法制茶,传承清朝贡茶老字号的文化精髓,发扬其表里如一的制茶精神,遵循普洱精品制作工艺,潜心打造品质优秀,脉络清晰,永世留香的易武普洱茶。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