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琼的名字,普洱茶界大多数人耳熟能详。赵华琼一生用心做好茶,与茶叶不离不弃。赵华琼经历了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县公司、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三个历史阶段,事业主线由此贯穿。濮女赵华琼是一代巾帼茶人的优秀代表,是国有茶企历史转型期一代经营管理者为茶叶终生奋斗的典范。过往的历史选择了濮女赵华琼,特殊的经历造就了濮女赵华琼。她站在产业的高度,在当时起到了引领茶产业发展的作用。
时间的沉淀成就了一片普洱茶,也成就了一批老茶人深沉、厚重的生命。在时间的无涯里,他们与茶相伴,相互照亮,彼此温暖。茶的一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而一个人,也就是一片茶在世间的存在。
在云南,普洱茶就是一批批老茶人生命的不断累积。那些普洱茶殿堂里的巾帼茶人们则是水,是灵木,是一朵朵盛开的金茶花。濮女赵华琼无疑是最耀眼的一朵,她用生命表达对普洱茶最诚挚的爱,用诺言践行“净心素手做好茶”的最高追求。
一、濮乡之女赵华琼
云南做为世界茶源中心和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与这片土地上世居的民族紧密相联。云南土著民族布朗族、佤族的祖先古濮人开创了茶叶种植的先河,让茶成为全球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让饮茶之风盛行全球。
唐樊绰《蛮书》卷四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扑子蛮,即濮人。南诏时的开南、银生、永昌、寻传等地,即为今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保山、大理、德宏等地,这些地方均沿袭着种茶的传统,而普洱、临沧、西双版纳更组成了云南普洱茶的三大茶区。世居于云南边陲的古濮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成就了普洱茶辉煌的历史。
“濮人所在,必植普洱”,古代濮人是驯化培育过渡型古茶树的历史主人。在云南广阔的大地上,每一株茶树,都是古濮人依然活着的灵魂。
生于茶乡,长于茶乡,情定茶乡的新一代濮女——赵华琼,继承濮人遗风,以传承普洱茶文化为使命,将一生的时光奉献给一片茶叶。
而在1975年,当从哈尼山村基层供销社调至普洱县外贸公司(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县公司)开始从事茶叶贸易工作时,当时还是懵懂少女的赵华琼不会知道,自此,她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她的一生都以茶为业,与茶为伴。
二、濮人有女初长成
1975年,外贸站主要工作是茶叶收购,其中1—5级茶调供当时的省公司出口,8—9级茶调供下关,制作边销茶。除此之外,外贸站还肩负着组织发展全县茶叶生产的重任。70—80年代,普洱茶产业化程度不高,茶农重视程度不够,作为站里的主力成员,赵华琼每个月都要拉着宣传展板,深入全县种茶乡镇,对茶农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速生密植高产、土烘灶等技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得到全面推广,大幅提高了茶叶产量和质量。
正是那时,赵华琼跑遍了原思茅全县所有茶山,跑遍了所有村村寨寨。一颗茶叶种子深深地在赵华琼心里扎下根,并渗透进她的血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对茶的执爱,她深深迷信着一个关于古茶树的传说:在深山密林里生长着一棵千年的古茶树,是万茶之王,是万茶之祖,但云遮雾罩,它又若隐若现,神秘就如同在眼前,但又没人亲见过。一次,听说有人找到了那棵神秘的古茶树,赵华琼内心一阵激动,她也想一睹茶王风采。赵华琼备好鸡、香火等,心怀虔诚地走向大山深处,她要在古茶树脚下深深地叩拜。而传说只是传说。寻遍整座山,赵华琼并没能找到那棵千年古茶树。
时至今日,赵华琼谈起当年的传说,表情敬畏而庄严。
也许从那时起,茶成了赵华琼生活和生命里最坚实的信念,成了她一生不懈追求的精神图腾,不管一路如何艰辛,饱尝心酸,从没有放弃过。
三、茶浓于水因为爱
在时代的洪流里,赵华琼的人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经时间的磨砺,她已由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女成长为坚毅干练的女强人。
90年代后,茶逐渐由外销转为内销,为扩大内销,原外贸公司开始实行国有民营化。1994年,赵华琼带着3个姐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她欣然承包了茶叶分公司,出任分公司经理,人生角色向管理者转型。
从茶叶收购、加工、销售,到努力扩大内销市场,赵华琼亲力亲为。做茶这件事对于赵华琼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唯一让她犯难的是资金问题。没有资金,厂子就无法正常运转,员工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为筹集资金,赵华琼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在困境中求生存,艰苦创业,赵华琼每天早出晚归。她做起了农副土特产的买卖,每次出远门,半夜还要搭货车回家,路上随便靠着车厢里的油桶就睡着了,回到家已是每天凌晨两三点。
在赵华琼和姐妹们奋力拼搏下,分公司逐渐打开了国内茶叶市场,产品远销西安、甘肃、新疆等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之前的1990年,家里的顶梁柱,相濡以沫的丈夫,生命里最坚强的后盾,撒手离开了自己,赵华琼的世界坍塌了,家庭和工作的两人幅重担落在了她一个弱女子的肩上。未来的路她需要一个人走,不可预知的艰险她需要独自面对,赵华琼感到茫然和无力。她躲在黑夜里流过泪,甚至想过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她怎么能丢下年幼的女儿呢。丈夫离开后,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不让女儿受苦,工作之余,赵华琼在农贸市场卖过莲藕圆子、猪肘子等,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对丈夫的思念,转化成了没日没夜的工作,唯有工作能让她感到充实。
家的概念在赵华琼生命里变得越来越模糊。长时间来,赵华琼将大部分心血和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工作成为一个巾帼茶人生命的主旋律,或者说是赵华琼生命能量释放的主要出口。
四、励精图治只为茶
因出色的工作表现,1996年赵华琼被县人民政府任命为县外贸公司副经理,1998年任命为经理。那时候,正是公司最为艰难的几年,也是历史以来遗留问题集中暴露较为突出的时期,公司面对着来自体制、市场等各方面的冲击。考虑公司现状,赵华琼后来虽然升任经理,但是依然拿着副经理时候的800元工资。
赵华琼是一个站上赛道就不会停止奔跑的人,而她的奔跑,只为一片茶。她始终坚定:做普洱茶是有前途的,一定要把普洱茶做好。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曾动摇她勇往直前的信念。
2001年,赵华琼被普洱县人民政府委任为新组建的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总经理,又经董事会选举为国有公司首席董事长。这时候,赵华琼最大有心愿就是为“普洱没有普洱茶”正名。
当外界有人说起“普洱的茶叶拉不出一车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时,对濮乡之女赵华琼来说,那无异于是耻辱。她暗下定决心,要为普洱人争气,要好好做茶,要把普洱的好茶推向市场。
而那时的企业,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厂房萧条几近废弃,瓦落墙倒,草木丛生,久没人料理的机器锈迹斑驳,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赵华琼任职后,迅速将离职在家的职工召集起来,动员大家一起恢复茶叶生产。她的到来,也给职工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厂房被修缮一新。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厂内只有一台机器可以做茶,无法正常运转。赵华琼感到千钧重压在身,而厂子就是自己的家,员工就是自己的家人,做为一家之主,她要为厂和员工负责。赵华琼将自己多年积蓄的几十万元投入到了公司,闲置多年的机器设备运转了起来,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从亏损迈入了盈利,闲散多年的工人重获新的工作机会。
在国有普洱茶(集团)任职期间,赵华琼不仅管理着一个重点龙头企业,还管理着七大茶叶基地。除了生产加工,大部分时间她都奔走在去往基地的路上,这条路上,潜伏了太多太多赵华琼根本无法预知的危险。有时候,基地上出点什么事,即使三更半夜,即使风雨交加,她也得赶到。有一次,她连续走了九个小时的山路。山路崎岖翻车,死里逃生过;山体滑坡,路途艰险,手脚并用拼过命;有时候,夜雨倾盆,全身湿透;有时候,无路可走,以步当车。
每当回忆起那些艰辛历程,赵华琼眼里就泛着泪花。
五、茶外婆与茶孙女
其实,赵华琼又何曾不想停下脚步,多些时间陪陪女儿呢?自从丈夫离去后,她全部心思都在事业上,没能尽到一位母亲应尽的责任。后来,女儿又离开自己到昆明求学,以至在昆明结婚,生育,赵华琼没能拿出一天完整的时间好好陪在女儿身边。这成了赵华琼内心深处隐隐的痛,她知道亏欠女儿的太多了。
2001年,在接任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之前,赵华琼其实已经有打算放下工作,结束母女两人常年在普洱和昆明两地分居的尴尬,她寻思着在昆明找个店面卖卖茶,这样即可以照顾女儿,弥补女儿生命里缺失的爱,同时还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但是现实不允许她放慢脚步。接到普洱县委通知,让她在女儿与工作之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一向果断的赵华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为难之际,女儿告诉母亲:“没关系,你就去做吧。”女儿的话,让赵华琼心如刀绞。赵华琼将全部身心都放在工作上,对于女儿的愧疚也越来越深。
后来女儿生产期间,赵华琼想到昆明照料照料女儿,但因为工作推不开,直至女儿临产前一天才赶往医院,而在女儿生产第二天,她就回到了厂里。这可能是赵华琼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这也是她心里永远的创痛。
外孙一天天长大,她常常要求赵华琼:“外婆,回来带我嘛,我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外婆,我想你,别当总经理了。”赵华琼又何尝不想陪在小外孙女身边呢,她也想做一个平凡而慈祥的祖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赵华琼做不到,外孙女开始会埋怨她了:“你心里就只有普洱茶。”听到这话,赵华琼只能在心里流泪。
赵华琼相信外孙女有一天会理解她的。外孙女每年的生日,赵华琼都会特别定制一款普洱茶,当一年一款茶罗列出来后,时光之线穿起了茶外婆与茶孙女之间那些感人的画画,那可能是茶外婆给茶孙女最好最宝贵的礼物。
六、甘洒心血写春秋
2004年,云南各大普洱茶厂均面临国有企业改制的大势,国有普洱茶(集团)被改为民营公司。2005年,华琼制茶30年之际,赵华琼离开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普洱茶(集团)公司,带着几个下岗工人再次走上了创业之路,自立“濮女”品牌,倾心打造“普洱茶厂”老字号;为做强、做精普洱茶产业,赵华琼与深圳一家茶业公司合作,组建了一个现代化普洱茶专业企业——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出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代老茶人,赵华琼经历了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普洱县公司、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赵华琼都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常年加班加点,严重透支着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女人,赵华琼说:“所有心酸,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个苦和累是自己经历的积累,这个苦和累是自己身上应有的责任。除了坚强,别无选择。”
赵华琼用生命的光和热推动了现代普洱茶的发展。她积极生产、研发普洱茶产品,是普洱市普洱茶生产加工与管理规范标准制定人之一。她融茶文化于普洱茶生产、销售之中,赋予普洱茶丰富的文化内涵,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以县政协委员身份写出20余篇调研报告向县委、政府建言献策。她编印普洱茶文化宣传画册,到北京等地讲学,全力以赴地宣传弘扬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赵华琼牵头组织医学院和理工大学的教授们,进行茶叶预防心脑血管的专题研究实验,实施和申报了云南普洱深加工的项目,获得思茅市科技创新个人二等奖。她一生中被政府颁发过三次大奖,还包括思茅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奖,普洱市首届劳动模范,这在60岁左右的一辈茶人中是少有的。
七、净心素手做好茶
在任何时候,赵华琼始终坚持品质为王的硬道理,更坚守自己诚实信用的人生底线。赵华琼这种严谨、认真、诚信的品质,得到北京张一元公司的认可。张一元对于产品品质的严苛,在业界是公认的,产品一丝一毫的不达标,张一元都会将之拒之门外。在云南,只有赵华琼与北京张一元保持了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赵华琼40年的茶叶人生里,她爱茶、知茶、懂茶、敬茶、净心素手做好茶。自从茶开始,她一直坚定的信念就是,茶品即人品。赵华琼更坚定的是,茶是入口的,一定要保证健康。
基于健康角度的考虑,多年来赵华琼还对普洱茶的发酵有很着深入的研究。2002年,赵华琼首开了山泉水发酵普洱茶的先河,只为寻找好的水源,不畏路途遥远,坚持用车拉水。从茶质、水质、温度的控制,赵华琼提倡发酵普洱茶七成熟,这样更有利于普洱茶的后续陈化,对健康更有利。赵华琼发酵的普洱茶,深受客户欢迎,产品多次获金奖、银奖。
每一种茶都有其特点,而赵华琼更钟情于普洱熟茶。赵华琼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的普洱茶观,她坚守在一线,严把住质量关,亲自深入基地,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原料流入产区,亲自选茶、配茶、品茶,努力把最上乘的“有机古熟茶”精品奉献给天下爱茶人。
“带走濮女的祝愿,蕴藏岁月的陈香”,这是赵华琼对茶友们美好的心愿。
赵华琼言谈举止间,凝聚着时间历练出的内敛沉静,同时也洋溢着一般同龄人身上所不具有的热情向上的气息。年轻的茶友不免问起,赵总保持年轻态的“秘笈”是什么?赵华琼往往笑指一杯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赵华琼有一颗年轻的心,一份深深的爱,这是对事业执着的爱,对普洱茶执着的爱。
赵华琼不排斥其他茶,但她特别钟爱普洱茶:“普洱茶没有红茶的娇媚艳丽,没有绿茶的姿色,她带给你的是成熟与稳健,是健康与幸福。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体魄,请喝一杯普洱茶!”
赵华琼名片:1971年参加工作,1975年从茶,高级评茶师,经济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云南三八红旗手,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企业家,普洱市普洱茶生产加工与管理规范标准制定人之一,思茅市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普洱市首届劳动模范,普洱茶熟茶专家,濮女古茶创始人。
相关热词:云南
普洱茶
赵华琼
茶文化
茶乡
茶企
延伸阅读:
· 普洱茶的苦的探讨12-30
· 周重林——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01-18
· 李正海:铁骨柔情做普洱01-17
· 张芳赐:云南茶叶界的袁隆平01-18
· 分清科学与文化的交叉与分界是发展普洱茶产业的理论前提02-03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