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水一沏,茶香四溢。魏昭明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他的“生态茶”:“今年我家的茶园不施肥、不喷药,纯天然!”与共和国同龄的魏昭明,种了30多年凤凰茶。如今,他更加注重茶叶的质量,他感谢茶叶给他带来了富裕的生活,更希望通过自己和所有茶农的共同努力,让潮州的凤凰茶走得更远。
义务修路方便村民出行
日前,记者驾驶汽车前往凤凰镇凤溪东郊村,来到魏昭明坐落于半山腰的家。上山时,部分路段比较蜿蜒,但好在都是平坦的水泥路。魏昭明说,40多年前,村里人下山,是没有路可走的。当时村里周边一带都是茶区,生产种植所需的农机器具、木材砖瓦,甚至日常的生活用品,全靠肩挑背扛,踩着一路的荒草回到家。
当时,20多岁的魏昭明当完兵回到村里后,就做起了建筑工程的活。为了改变大家的这种苦日子,他决定义务为村里修建下山的路。“当时村里人集资补了我一点机器的油钱,我就利用自己的推土机开始修路了。”依着山形地势,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修建了两三公里的路,终算是开出了一条砂石路。
路通财通,不单是行走起来更加方便,单车、摩托车和小货车也都能上山了,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运送更加便捷了,魏昭明得到了众多乡亲的盛赞。
种茶致富建起两层新房
随着“包产到户”号角的吹响,魏昭明和妻子黄秀琼也有了奔头,俩人开始种起了茶。最初,采茶、晒茶、炒茶所有的工序全靠手工。“炒茶时温度能够达到100多度,我已经算是村里的能手啦,可是有时手还是会被烫伤。”黄秀琼说,以前起早贪黑,两夫妻熬了一夜,只能做十多斤茶,产量并不高。
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有了制茶的器械,魏昭明也陆续购进了揉茶机、烘干机和炒茶机等。有了工具的辅助,魏昭明和妻子慢慢从苦重的活计中解脱出来,而且产量不断攀升,质量也越做越好。
每年春茶一做完,上门来买茶的顾客就络绎不绝,不但有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有些还成了多年的老顾客。荷包鼓了起来,手里头终于有了积蓄,魏昭明盖起了两层楼高的新房子,“感谢共产党啊,如今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呀!”魏昭明回想起今昔的对比,感慨万分。
培育生态品种
望打入国际市场
种了30多年茶,魏昭明一直留意挑选优质的品种进行培育。今年,七八亩的茶园,他不施肥、也不喷药,由其自然生长,收了800斤春茶。
魏昭明说,现在大家的经济富裕了,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闲时喝茶、品茶,对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我们潮州凤凰茶在国内已经相当有名气了,但要真正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发展生态品种,从种植、制作等多个工序严格把关。”作为一名老茶农,魏昭明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协会能够牵头,引导所有的茶农共同打造凤凰茶的生态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走向国际,为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热词:生活
经济
茶园
产量
品牌
国际
延伸阅读:
· 邓时海:<普洱茶.陈香篇>01-04
· 傅继英:品茗伴人生02-03
· 90后女大学生包下千座茶山 做自己的CEO03-06
· 茶店老板娘是怎样炼成的?08-31
· 打了10年官司 他们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商标03-24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