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巅的易武
清晨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将人从梦中唤醒
看窗外云雾缭绕的山峰
这尚好的古茶园
便是隐居幽谷深处的隐士
易武这两年越来越多国有林和高杆古树被挖掘出来,继薄荷塘、铜箐河之后,还有一个有高杆小众山头火了,这个地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蟒蛇箐”。
蟒蛇箐海拨1400米左右,常年气温19℃左右。森林覆盖面广,是发现较晚的一块茶地。去蟒蛇箐需要跋山涉水沿着蟒蛇箐河流行走一个多小时,很是艰辛。
茶树在荒山野岭中自然生长,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形成原始的生态圈茶树,有不可替代的自然优势,所以滋味更为丰富、强劲。
蟒蛇箐名字的由来
蟒蛇箐,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就很吸引人,是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吗?是的,真有蟒蛇,就像野象谷里有野象,不过蟒蛇箐名字由来还跟诸葛亮有关。
相传孔明带领士兵南征路过此地,有士兵在山上遇瘴气中毒染病,那怎么办?得停下来休息治病啊,于是把马拴在树上休息,然后去寻找水。
他们哪知道这条箐沟蟒蛇极多,等找水回来,马已经被巨蟒吞食,马背上的茶种散落一地,后来又有小动物把这些茶种带到周边,于是形成了今天的蟒蛇箐古茶树,而此处也被命名为“蟒蛇箐”。
“蟒蛇箐”,是老百姓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时偶遇蟒蛇吞食动物而得的名字。可见其生态环境之原始和阴森。
更令人着迷的是在这山野间,散落着一些原始古茶树,它们以苗旧寨蟒蛇箐为首,星散于山野间。
蟒蛇箐位置和生态环境
蟒蛇箐位于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瑶区瑶族自治乡的苗旧寨,和铜箐河一样,行政上不属于易武乡,但是距离易武很近,直线距离是30公里,我们也习惯叫易武蟒蛇箐。
蟒蛇箐现在的古树茶树龄有几百年,以前为了种植粮食,很多低处的茶树被砍伐,如今仅存的这些稀有古树茶。
大多分布在蟒蛇箐河边较陡的地方,这些地方牛耕不到,没有被砍伐。目前分散的有几百棵,大多属于国有林,生态环境很好。
蟒蛇箐高杆
蟒蛇箐是发现较晚的一块茶地,去蟒蛇箐的路跟铜箐河一样,要过河爬山,有一段路是沿着蟒蛇箐河流行走1小时,也是很艰辛。
蟒蛇箐近两年被众多茶友追捧,因为这里有高杆古树茶,据报道总共有37棵。
光看这生态,就让人垂涎三尺!和铜箐河高杆、天门山高杆一样,蟒蛇箐高杆树龄大,茶树高,叶片肥厚,梗也长。
国有林植被覆盖率高,土质肥沃。由于茶树隐匿太深,躲过了低产茶园矮化改造运动,现存的高杆古茶树单从形态上来看就已经征服了不少茶友。
蟒蛇箐口感特点
这款蟒蛇箐与以往的易武茶有着些许不同,如果说香扬水柔是易武茶的基调,那么蟒蛇箐则突破了这种限制。
苦?有,涩?也有!气息野烈,力度强劲,一杯茶汤入腹便感受到由喉间升起的茶气穿过口腔直冲鼻息,这样的滋味在易武茶中算是比较重的。
汤质保留了易武茶的醇润,可以说这是一款与众不同的易武国有林茶,相信后期的转化会带来更多惊喜。
蟒蛇箐口感品鉴
开泡后香气为蜜香,原始森林气息凸出,公道杯杯香浓郁。茶汤入口时含在口腔中闷住嘴巴用鼻腔呼吸,香气缓缓贴合口腔回旋升起,有森林的清香,盈满呼吸间,芬芳沁心。野花香气醇厚,内力雄浑。
茶汤入口绵柔、水路细腻、滋味醇厚、口感饱满、香气四溢浓郁,回甘迅速。
第3~4泡开始茶汤滋味增强、厚度增加、微有一丝丝的苦涩感,但能很快退化,回甘不绝。
泡到十多泡后口感依旧稳定,期间强烈的茶气渐渐凸显,随着回甘不断涌来,口腔中一直保持较为香甜。喝到尾水后,入口仍有清甜感,且这样的滋味可持续至多泡。
普洱茶新贵”蟒蛇箐”以独特的韵味、强劲的森林气息,获得无数茶友的青睐。易武中聘号始创于公元1887年,是易武正山传统百年老字号,遵循“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理念,在复杂多变的今天仍然坚持古法制茶,传承清朝贡茶老字号的文化精髓,发扬其表里如一的制茶精神,遵循普洱精品制作工艺,潜心打造品质优秀,脉络清晰,永世留香的易武普洱茶。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