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大渡岗茶场万亩集中连片茶园一景。(图片均为记者刘大江 摄)
图二、昔日“名重天下”的普洱茶如今又成为国礼茶。
图三、景洪市基诺族乡亚诺村基诺族茶农杰白家用上了茶叶杀青机。
西双版纳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中外学者早有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论断。产茶历史久远,清代前期至中期,曾经书写了灿烂的篇章。晚清到民国时期,由于政治、军事等诸多因素逐渐衰退。在新中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历史上,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巨大的发展,走向了新的历史辉煌。
西双版纳的先民自古就有祭“茶王”的习俗,穿越历史的时空绵延至今。祭祀“茶王”的图腾崇拜,是先民祈祷一方平安、五谷丰登的精神寄托,是产茶历史悠久的见证,是民族茶文化的源流,说明了茶树同西双版纳先民深远而密切的关系。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初,省茶科所在勐海县的南糯山、巴达大黑山先后发现800多年的栽培型大茶树、1700多年的野生型大茶树,这两棵大茶树被世人尊称为“茶树王”。随后,无数中外学者慕名而来拜谒、考察、研究,一篇篇论证西双版纳是茶树原产地的文章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揭开了这片古老茶区神秘的面纱。茶树原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生态环境中,远古时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引起了气候的变化,使大量不适应突变气候环境的茶树死亡,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中的茶树多数得以保存下来。西双版纳未受到第四纪冰川袭击,从而成了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
茶树在漫长的传播和繁衍过程中,引起了茶树自身的生理变化和物质代谢变化,从而使茶树朝着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方向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和代谢类型,逐渐形成了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或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的茶树多样性。按照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分类系统,到1990年全世界已发现茶组植物有44个种3个变种,中国分布有43个种3个变种,云南分布有35个种3个变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产茶国已达50多个。“茶王”拥有47个支系的子孙,客居在50多个国家,真可谓族旺家兴!1990年12月,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勐海县考察南糯山大茶树后,写下了“坐看子孙满天下,南行万里拜茶王”的豪迈诗句,诗人阐明了茶树传播的渊源,颂扬了西双版纳先民驯化茶树的伟绩。
省茶科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茶王”的子孙中遴选出类拔萃的新秀,向国家推荐审定了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三个国家级有性群体品种;选育了云抗10号、14号两个无性系国家级良种,长叶白毫、云抗37号、佛香1号等6个省级无性系良种。其中,云抗10号在全省推广已突破100万亩;通过系统研究,在茶树家族成员中选出了48份优异种质资源,供新品种选育或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茶王”的优秀子孙,遗传着先祖的优良品质,吸纳了时代的进步精神,一个个气宇轩昂,英俊飒爽,充满着蓬蓬勃勃的朝气。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认为:“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起源中心。”每个物种最初都出现于一个地区,然后从这里向四周迁移到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去。任何地方生长的茶树都是一个祖宗繁衍下来的,只要土壤气候适合,它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今天,茶王的子孙们,一个个英姿勃勃,风度翩翩,在异域他乡,为人类健康奉献出色、香、味俱美的佳茗,成就了一番植功种德,光宗耀祖的事业。
西双版纳不仅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而且还是名重天下的普洱茶的故乡。清·阮福《普洱茶记》记载:“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六大古茶山,尽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境内。
普洱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推断:“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谢肇淛《滇略》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明朝时期普洱茶已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和消费;据现代茶学家陈椽《茶叶通史》考证:普洱茶在明代已是全国名茶了。清代前期至中期是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兴盛时期,阮福《普洱茶记》云:“普洱茶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普洱茶味酽称绝,清代成了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的珍爱之物;檀萃《滇海虞衡志》载:“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可谓大钱粮矣”,描述了清代历史上六大茶山产销的盛况,最高年产茶达4000吨,成为云南的重要经济支柱。《续云南通志稿》载:“普洱产茶,颇为民害”,记录了清代后期茶农的悲惨遭遇。由于税赋太重、战祸横生、疾病流行等原因出现衰落,西双版纳普洱茶的产量到清末下降到1000吨左右,民国末期减少到250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西双版纳境内茶叶采摘面积仅为1.5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西双版纳普洱茶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巨大的发展。1951年省茶科所在南糯山开展荒芜茶园垦复、晒青毛茶加工和传统普洱紧压茶生产示范,对西双版纳普洱茶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52年恢复建立勐海茶厂,1954年恢复加工传统普洱紧压茶,1966年至1974年九年间,年产紧压茶平均达570吨,1972年达700多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勐海茶厂开始进行普洱茶人工后发酵试验,产品称之为“云南青”,即现代普洱茶的雏形。1973年,勐海茶厂和昆明茶厂联合进行普洱茶人工后发酵工艺试验获得成功。1974年,勐海茶厂又对人工发酵工艺进行改进,试制出现代普洱茶0.3吨,外观、滋味、香气等感官指标达到了广东客户和香港等地区的要求。1975年起,勐海茶厂开始大批量生产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人工渥堆”快速后发酵工艺定型,是普洱茶生产史上的一场技术革命,使普洱茶在生产上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普洱茶特殊的保健功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段时间,大街小巷都在争先购买普洱茶,男女老少都在谈论普洱茶,饭前酒后都在品饮普洱茶,消费人群不断增多,促进了普洱茶生产的发展。
西双版纳现有926户生产普洱茶的初制所、精制厂,工厂林立,空气中散发着普洱茶的芳香。2008年,生产普洱茶达到1.73万吨,是清代普洱茶最高年产量的4倍;现代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加速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促进了普洱茶的市场拓展,使普洱茶风靡全国,走向全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闻名世界的优质饮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西双版纳的茶农“守着茶山过苦日子”的遭遇,连同产生这种遭遇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人民政府采取收购茶叶预付定金、采茶工制茶工补贴粮食、奖售紧缺物资、提高茶叶收购价格等多项措施,大力扶持茶叶生产的发展。依托省茶科所指导茶农恢复老茶园,到1957年茶园恢复面积达105721亩。上世纪60年代中期,响应党中央大办样板田的号召,建立了一批等高条栽新式茶园,产量逐年提高,逐渐改变了古老茶区与生产水平不协调不相称的状况。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西双版纳的茶叶生产跃上了新台阶。新茶园建设应用良种,推广密植速成高产栽培法,建立集中连片的新式茶园,单产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茶叶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大渡岗模式。如今,西双版纳现有茶园67.62万亩,采摘面积43万亩,年产干毛茶2.69万吨,面积是共和国建立初期的45倍,产量是108倍;茶叶加工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1992年后本地茶叶私营企业的崛起,二十一世纪初博文、博友、诺仕达集团等外地私营企业进入西双版纳茶叶生产领域,新的管理机制、新的经营理念给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过去的生产小作坊已被现代化的加工厂代替。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已被打破,产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建立,日臻完善;注重科技投入和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提升制茶工艺,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花色品种日益繁多,形成了完整的普洱茶、红茶、绿茶产品系列。打造了“大益”知名品牌,培育了“云茶”、“昌泰”、“郎河”等一批新秀。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至2008年全州获奖名优产品就达100余个。
与此同时,全州着力把茶文化融汇到茶产业之中,增强普洱茶的文化底蕴。发掘民间民族茶文化,举办“茶王节”、“孔明兴茶”等纪念活动。组织科技力量考察、研究古茶山,制定保护古茶树、古茶园和茶叶历史文化的政策措施。开发“云茶源”茶文化旅游景区,利用各种节庆搭建茶文化宣传平台,提升了西双版纳茶业的文化品位。如今的茶农安居乐业,依靠茶叶经济收入盖起了楼房,有了拖拉机、电视机、电冰箱、手机,小轿车已进入班章、南糯山、易武等茶山的茶农家庭,茶农过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殷实生活。
西双版纳茶业经过60年的发展,走上了科学普洱、健康普洱、文化普洱的崭新时代。
西双版纳茶业新的辉煌成就,是历届州委、州政府倾心培养茶产业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生产者的心血和汗水。历史不会忘记:民国时期为振兴西双版纳茶业而呕心沥血的李拂一、范和钧、白孟愚等一批实业家;历史将铭记:新中国成立后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而竭智尽勇的蒋铨、唐庆阳、张顺高、邹炳良、曾云荣、王海思、李正行、王平盛、曾维然等一代老茶人。
相关热词:
茶业
西双版纳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