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是2004年古茶树普查资料.
1.行政区域分布
我州现有古茶园82234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之中。其中:勐海县古茶园面积最大,有46
216亩,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的37个村寨;勐腊县有古茶园面积27
793亩,主要分布于该县北部的象明、曼腊、易武三个乡的46个村寨;景洪市
古茶园面积较少,有8
225亩,分布于基诺、勐龙、勐旺、景洪四个乡镇17个村寨。古茶园大都分布在经济较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半山区乡,分布区域内居住的民族主要有汉、基诺、布朗、傣、哈尼、彝族、拉祜等。古茶园分布面积较大的乡镇有:格朗和乡15
000亩,象明乡9 721亩,布朗山乡9 505亩,易武乡8 279亩,勐混镇8 010亩,勐龙镇5 170亩,基诺山乡2
900亩。全州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2.地理环境分布
西双版纳州古茶园分布面广。古茶园分布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砖红壤.pH值在4~6.5之间,茶园中大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古茶园海拔分布从。760米到2
060米,海拔高差较大,有1 300米。最低拔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海拔是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曼摞黑山。
3.茶资源分布
西双版纳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既有野生型古茶树,也有栽培型古茶树;既有大叶种古茶树,也有小叶种古茶树;树型有高大乔木的,也有小乔木的;有树高23米以上的,也有1米以下的;叶形有大叶的,也有小叶的;有圆叶的,也有长叶的;芽叶色泽有绿的,也有微紫的;叶腋色泽有绿的,也有红的等等。
总的来说。西双版纳州古茶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一、现存的古茶树资源绝大部分是栽培型的,野生型古茶树仅有零星分布。二、栽培型古茶树中,绝大部分为大叶种,仅在勐腊县象明乡、景洪市勐旺乡有部分小叶种茶园或单株。三、从树型来看,勐腊县古茶树多为乔木型,勐海县和景洪市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型。如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森林中生长着一株高为23.5米的大茶树,可谌称为至今世界所发现的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中最高的大茶树。所发现的古茶树资源,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丰富,为世人所属目,它是生物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依据中山大学山茶属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的分类,西双版纳州分布的茶组植物初步可分为普洱茶C.assamica)、茶(C.sinensis)、勐腊茶(C.manglaensis)、多萼茶(C.multisepala)、大理茶(C.taliensis)、苦茶(C.var.Kucha)、滇缅茶(C.irrawadiensis)七个种或变种。普洱茶在全卅茶区均有分布,其他茶种仅零星分布。
四、古茶树资源分布
(1)南糯山茶王树: 学名普洱茶(C.assami—ca),位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半坡新寨.海拔1
70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5.3米。树幅9.35x7.5米,基部围240厘米。树龄800年左右。
(2)巴达茶树王:学名大理茶(C.tal.iensis),位于勐海县巴达乡贺松村大山.海拔l
910米.树型乔木,树高23.6米,树幅8.8米。基部围290厘米,树龄l700多年。
(3)贺开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s—samics),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弄新、老寨交界处.海拔1
600米,树型乔木,树高3.8米,树幅7.3x6.55米,基部围212厘米,树龄700年左右。
(4)曼糯苦茶树:学名苦茶(C.var
kucha),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勐昂村委会曼糯村,海拔1
300米,树型乔木,树高8.25米,树幅5.25x4.55米,基部围176厘米,树龄
300年左右。
(5)宝塘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assamica),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坝蒙村委会保塘.树型乔木,树高9.2米,基部围200厘米,树龄400年.
五、古茶树资源价值评述
双版纳悠久的产茶历史.在全州世居13个少数民族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西双版纳的古茶树资源无论是种类、品种、数量、面积,还是历史、民族、文化均有其特殊性。茶种多样性、民族多样性与茶文化多样性三位一体集中于西双版
纳.在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难以找到第二个地区。而且是我国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古茶园是人类和作物相互作用、
“协调”进化的结果。野生古茶树是大自然的恩赐,栽培古茶树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大面积的古茶园保存有独特的遗传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的保护,不仅对研究茶的栽培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种的改良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研究其他栽培作物的驯化乃至人类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说西双版纳古茶树是我国宝贵的财富.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的“活化石”和茶树发祥地最有力的物证.也是研究西双版纳植茶历史、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佐证。因此,无论从古茶树的文化底蕴还是从其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来看,西双版纳古茶树、
古茶园都是“世界级”的资源,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珍贵遗产。但由于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过度甚至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的事件时有发生,
古茶树、古茶园这一重要世界性文化景观遗产面临严重危机。有效地保护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已成为西双版纳州各级政府、各族群众和专家学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1.环境和物种资源
西双版纳古茶园分布区域.地形比较复杂.海拔高差大。造就了各古茶区不同的生态系统。古茶树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植物学特征的地方群体品种,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基因,无论从树型、叶形、叶质、芽叶色泽到产量、内含物、抗逆性等都各具特色,既可从中直接选育良种,又可作为人工杂交育种的种质资源,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库,分布于树林之中,大都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较好。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了保护。
2.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唐代就名留史册的“银生城界诸山”
(即后称的“古六大茶山”),正成为海内茶界人士和茶文化爱好者寻根探源的科考、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勐海1
7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王,南糯山800年的栽培型茶王树,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
“茶马古道”、勐腊易武“茶马古镇”,吸引着中外茶人的目光.而傣族的香竹筒茶、布朗族的腌酸茶、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拉祜族的火罐茶、佤族的烤茶、彝族的火焯茶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这些古老的“茶文化”
蕴含着厚重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开展古茶资源、民族茶文化生态旅游,一方面可对民族茶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整理,使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可在生态旅游中让茶农得到实惠,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
相关热词:
延伸阅读:
· 走近景东,了解无量山05-19
· 茶市波动,临翔区茶叶产量及茶农收入大幅减少06-14
· 西双版纳古茶树调查资料06-15
· 景东-茶叶种植的历史05-19
· 海浪兄在景迈普洱茶山的照片01-30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