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糯山,又称“孔明山”,是世界上真正的乔木普洱茶发祥地,平均海拔1400米,云遮雾绕,孕育出了一大片如原始森林般梦幻而古老的古茶树林。 南糯山人工种植、栽培茶树历史悠久,这里的古茶树树龄都在300-800年上下,人称“古茶第一山”。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茶王树有两株:一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巴巴达山野茶王树;而另一株,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长在南糯山的“西保二号”。 这一棵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古茶树是在1951年发现的。 1951年12月,科技人员在当地哈尼猎人的带领下深入山林中考察,意外发现了1株高8.8米、主干直径0.83米的古茶树。
1953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分所的周鹏举实地考察了“茶王树”。 1954年,周鹏举陪同植物学家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茶王树”。 1957年,经过对“茶王树”多学科综合考察论证,最终推断茶王树树龄达 800多年,属栽培型“古茶王树”。 此后,海内外无数专家、学者、游人慕名前来,为了方便人们接近茶始祖,当地还沿山修建了800层台阶通向茶王树。
无数茶人带着一颗无比虔诚的心前来朝圣,试图了解茶树栽培古老而神秘的历史。 令人扼腕的是,这株栽培型茶树王于1995年“仙逝”,后来人们在南糯山的半坡老寨又发现了另一棵800年的茶王树。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南糯山古树茶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石头老寨、拨玛寨、石头新寨、多依寨、姑娘寨、丫口寨等僾尼族山寨。 其中,半坡老寨的古茶树大都树龄200~500年,是西双版纳州乃至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古茶区。在茶人和茶客心中,有着超然的地位。
最早在南糯山种茶的,不是现今居住在南糯山上的哈尼族人,而是布朗族。 作为世界上最早人工种植、栽培茶树的茶人,布朗族的先民直到南昭时期还在南糯山上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哈尼人继承。 而南糯山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从武侯留下茶种后,南糯山就成为了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 且无论“武侯遗种”是否发生过,也不管哈尼族是从武侯手中接过茶种,还是在布朗族手中接过茶园,南糯山人把茶文化继承并发扬得无以复加。
如今,南糯山茶园总面积有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12000亩。这1.2万亩的栽培型古茶就是人类驯化、栽培茶树的鲜活纪录片。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 关于普洱茶,你想知道的,这里都知道 .能为你提供专业、快捷的1对1解答,朋友圈每天都更新发生在云南有趣的故事 ,采茶做茶及普洱茶全部干货知识!只想把真正的好茶给爱茶懂茶的人!添加微信:435121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