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很久以前那个夏日的晚上吗?
你追着时间看蝉脱壳,你爬上屋顶去晒月亮。
没有言语,眉眼间都是放松的欢喜。
现在的你朝九晚五,为了适应快节奏的都市生活,
常常顾不上吃饭,被急速升温的天气弄得晕头转向,
少了很多幸福感,少了那份热情。
努力抓住身边的小确幸,才能努力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一直努力在做一件事,就是好好做茶。
今天主要给大家说说景迈山的茶,
恰好前几天也喝到了比较奢侈的景迈大平掌单株,
所以无独有偶,开个篇章专门写一下景迈的茶。
我专门还在东家的平台写了一个景迈大平掌的一个实测报告,
感兴趣的茶友可以搜索来看看,对于了解一些茶的深入细节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都说景迈有三香:干茶香,茶汤香,杯底香。
干茶香:
嗅茶饼就有十分明显的兰香,
其香气强度只有像千家寨野生茶之类才能达到,
尤其是一些优质的野茶才能产生这样的香气。
茶汤香:
茶汤突显而持久,纯正景迈茶的茶汤中能够品鉴出兰花香,
而且可以持续到十多泡后,还能够感受到。
杯底香:
一般我们的师傅都会将被子轻轻摇晃一下,
一是为了让杯子迅速冷却,香气能够长时间停留在杯壁上,
对于捕捉香气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香气在高温下挥发更快。
景迈的这种香气非常的幽谧而淡雅,很受触碰。
作为对景迈山的一个实测,对这款茶品的一个尊重和爱护,
也是还原一片叶子真实的滋味和香韵。我想,对于每一个爱茶的人,
不能错过的就是就是实测景迈山的大平掌,真正体验纯正的景迈古树茶。
我们选取景迈29号大平掌,头春原料的毛茶来实测。
这棵树的树龄非常非常大,是极其珍贵的中小叶种。
猫耳朵一样大小,采摘极其困难。
干茶长得像蚂蚁一般大小。嫩芽色浅,嫩叶片偏黑。
只是都非常的小巧玲珑。单个芽,看着很可爱。
一堆的放一起,就像很多黑蚂蚁堆一起,一点都不美丽。
开汤却是非常非常独特。
那种入口的绵软细腻,我相信即便喝遍很多甜柔易武茶的你,
也会很惊艳这种细腻,似丝绸一般的感觉。
茶汤回甘偏慢。开始我以为没有回甘只有甜。
刚刚吞咽完口水,一股甘甜从胸腔回到口腔,(大部分茶是口腔开始回甘到喉咙,感觉这棵树是反着来)这种回甘不霸道,却有点像文化入侵不知不觉很舒服。
茶气很足。又软糯又气足是感觉非常矛盾。
中小叶种,既有小叶独特的香(汤香叶底香有别于大叶种的)又有普洱茶大叶的耐泡度。难得!其实,大部分省外人都觉得一个普洱茶叶子,长得像张栢芝的脸那么大,是很神奇的事情。
甚至经常有茶油拍叶底照片,叶底肥壮的认为古树,叶底小而丑的认为台地。
每次遇到这样的茶友,我都恨不得让他立马打飞机来一趟云南的茶山,看看什么是古树?什么是台地?
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为主。可是,真正金贵的却是中小叶种。
例如倚邦的猫耳朵,非常非常小,有钱不一定能买到。
曼松贡茶为何皇帝都爱?还不是曼松的小叶种特别的香甜。
而景迈山古茶园,这个大家熟悉的有螃蟹脚寄生在古茶树上零污染的大氧吧里,有大叶种、小叶种、中叶种。
并且,中小叶种,才是最最纯粹的景迈茶。
也是最最古老的树龄,最大的景迈茶。
只是体型长得实在小一点。特别特别难采摘。
而说起景迈茶。10多年前,真正的景迈,只是指“大平掌”这一片是古茶树。这个相当于北京的一环。其他大平掌周边的,我们称呼为七八环。大平掌也是目前景迈茶中最贵的。
这个寨子上方有一片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以前可以驱车前往,现在为了保护古茶园,禁止汽车入内。限车不限人,允许游客步行参观这座古老的、活化石一般的茶叶博物馆。
目前,申遗工作正在进行中,这里将是普洱市政府倾全力打造的一座千年万亩古茶山。景迈山大平掌古茶园是天然林下栽培茶树的起源地。相传在1000多年前傣族部落的王子跟随着一只金鹿来到景迈山,这里抬头是蓝天,脚下是茫茫云海,仿若仙境。
于是带领部落居住下来,于是就有了景迈这座新城。偶然的原因发现茶树叶片可以治病,于是王子命令臣民开采种植,从此留下了大平掌古茶园。
一山一味,一茶一香,
琅邦人,愿意花费时间在美好的事物之上,
做好茶,用好茶传承茶人的信仰。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交流探讨。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 yncc1314 】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