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西双版纳:密林深处古茶香
图为:西双版纳茶山的云海
按语:说起云南旅游,一般人都会想起大理、丽江、泸沽湖和玉龙雪山,但在西双版纳的密林深处,徒步寻找千年古茶树,探秘真正原生态的普洱茶源头,却鲜有人体验过。4月26日,记者感受了4天不同寻常的云南之旅:随雨林古茶坊“茶山行”深入大山探秘古树茶的采摘、制作全程,见证一片树叶的神奇,感受古茶坊心跳脉动,体会制茶人的艰辛和不易。
图为:穿越原始森林
茶马古道体验艰辛
尽管痴迷于西双版纳如画般的蓝天白云,但进布朗山的路却是崎岖泥泞。这里原本没有路,是千百年来人脚踩出来的茶马古道,古时候的人们用背篓将深山里的茶,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背出来。进山的车全是越野车或皮卡,没有一辆轿车。
记者乘坐的是雨林古茶坊高底盘四驱皮卡,10多辆皮卡车队仍然如小船在波涛中摇晃。车队如蹒跚的老者一般,缓缓而行。荆棘塞路,只有弃车抓着木棍攀岩爬行。
刚刚天空湛蓝,突然一团乌云滚来,顿时暴风骤雨,身边不断有人于陡坡中滑倒。雨林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个木棍:“爬山有个木棍不仅防滑,还可以驱逐森林里的蛇。”
初夏茶山古树飘香
翻过迷宫般的山峦,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万亩南本老寨古茶园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里的茶树都在300年以上,它不是很美,却道足了古茶枝干与寄生小植物惺惺相惜的自然之妙。最神奇的是一棵勐宋最古老的1300年茶树王。
记者看到,这棵古树笔直的树干需几人合围,枝叶舒展,真实而自由,翠绿的茶叶诉说着穿越唐朝而来的沧桑。雨林古茶湖北经销商刘青说,这棵茶树每年仅采4公斤鲜叶,制成古树普洱茶只有一斤多,堪称“能喝的古董”。
在老曼娥古寨,记者偶遇19岁的布朗族女孩玉坝尖、玉么金、玉归央正结伴在古茶山上采春茶,她们皮肤黝黑但牙齿洁白,阵阵笑语中轻摘嫩绿的芽尖。不一会儿,腰间的竹篓就装满鲜叶。
临别时,单纯的布朗族女孩流露出依依不舍的表情。
图为:运茶的路途异常艰辛
品尝毛茶如沐甘霖
这一篓篓鲜叶,不久就被送至山中的雨林布朗山古茶七坊。工人师傅熟练地在不锈钢槽萎凋,然后手工杀青铜锅杀青。跳跃在阳光下的古树茶条,经过日光的洗礼、制茶匠人手掌的抚摸,散发阵阵古树茶香,熨帖你的鼻翼。
傣族制茶师老刀告诉记者,几百个古寨的古茶有几百种口味,这也是雨林为何要建85座古茶坊的原因,形成古树普洱独特魅力。
苍松掩映下,田园般的山中茶室,记者首次品尝不同韵味的雨林古树普洱毛料:苦茶有厚重的回甘,略带轻微的苦底。甜茶始饮而甘甜,香气扑鼻。而苦甜茶,滋味亦更为浓烈,清泉滃然,苦甜转化如复杂而矛盾的人生。
人迹罕至的老班章村、贺开古茶园、老曼娥古寨,记者自采了几斤古茶树芽尖,经过几天自然萎凋,泡出的普洱茶居然也清香四溢,品后如沐甘霖。
古树茶为何如甘霖般美妙?记者在深山里找到答案,因为古树在曲径通幽处自然生长,吸取了原生态的云雾、雨露,一切遵循自然法则。如同世间万物大道至简,大美天然,心地愈单纯,便愈能感受到云卷云舒的自在。
图为:轻松爬到古茶树上 图为:布朗族的采茶女孩
茶山攻略
时间:每年春茶季(2月-5月)、秋茶季(9月-11月)
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腊县
行程:由雨林古茶坊组织古茶山、古茶坊探秘,包括布朗山巴卡囡村寨、老曼峨寨、老班章村、班盆寨、贺开古茶园等,在竹编小桌旁吃傣式家宴,在千年古寨品古树普洱。
附:
忆古茶树
文/戴辉
布朗山横滚波洋,雨林芊芊隐班章。
常思曼妙曼娥女,应愧猛浪勐宋郎。
青云善舞花似海,流霞唱醉月如霜。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交流探讨。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 435121 】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