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财普洱茶

陈财普洱茶

首页 文化 追溯宋代茶史茶艺 体味宋人雅致生活

追溯宋代茶史茶艺 体味宋人雅致生活

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关于茶的浓得化不开的情结。“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千百年来,茶与中国人,唇…

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关于茶的浓得化不开的情结。“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千百年来,茶与中国人,唇齿相依,消磨着漫长的岁月。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洪荒年代,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至唐代,陆羽撰《茶经》,茶成为一种艺术。到了宋代,京城开封,茶坊遍布,所卖之茶,五光十色,令人目眩。

!
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创意广告区块 - WordPress区块

  茶为国饮,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人与茶之间究竟擦出了怎样的火花?他们究竟如何饮茶?又如何看待茶?1月20日,大寒时节,寻宋纪·汴梁晚报大讲堂第五期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国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茶文化咨询专家沈冬梅做客开封,以《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为题,带领听众追溯宋代茶史,体味宋人茶事精彩。1000年前的宋代生活画卷,伴着茶香徐徐展开。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沈冬梅讲茶,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沈冬梅以大量的史料图片和历史文献,认真梳理了茶从药入食,再由陆羽论著逐渐转为纯粹清饮,终至两宋演变为全民嗜饮的空前盛况。从宋朝的历史地位到“宋朝是一个有幸福感的朝代”,从宋代确立了中国茶文化的上品茶观念内涵到宋代点茶法、别具风格的宋代茶具、饮茶是宋代全民性风尚、茶与日常生活、茶与雅致生活、茶与宋代雅集以及清规、禅茶及其往日本的传播,沈冬梅的讲述让听者心驰神往、叹而观止。

  在唐代,一部《茶经》将茶带入名流风范,形成一种喝茶的秩序。而到了宋代,赵宋王朝上下300年,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竟都倾心于同样一味饮料:茶。宋代文人聚会,往往以品茶的方式进行。而精妙雅致的细节,就在宋画上流传至今。沈冬梅说:“宋徽宗亲手所绘的《文会图》,描绘的就是文人齐聚一堂环桌而坐啜茶品茗的生动画面。”

  茶盛于宋,在两宋疆土之上,建州北苑的皇家贡茶独领风骚,江浙为首的东南散茶风生水起,就连沿边榷场上也少不了茶的身影。北宋王安石曾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沈冬梅说,茶到了宋代,真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且与社会生活产生了诸多关联,形成一些习俗,例如政府礼茶,客来敬茶。“可以说,宋代形成了茶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与推广——即茶与生活的融合。在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既有挂着招牌的茶肆,也有边喝茶边看杂技表演的市民。这些市井百态的记录,真实地表达出北宋时期民间茶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茶中网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chazhong.cn/100969.html
陈财制茶

陈财制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lisansi

水不言,一切尽在茶中。关于普洱茶收藏,品鉴,保存等知识,请加个人微号:435121 交流学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 0879 933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351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